這就是做好事沉默的壞處。
顧正臣很理解,就像是后世天災時,有些人捐款大鳴大放,各方渠道宣傳,有些人默默捐款,一聲不吭。
結果呢?
一群不明真相的人蜂擁而上,攻擊謾罵,直至人家捐款的事暴出來,這些謾罵才悄然消失,連個道歉與悔意都沒有。
這就是人性中存在的一些劣根,他是壞人,你也可能不干凈,他是好人,你也應該是個好人。
淳樸的善良有,拙劣的惡毒也有。
嘴巴哆啵兩下,輕輕松松,就能讓人承壓,若是不能自證清白,說不得會被壓垮。
顧正臣不需要自證,一身鐵骨錚錚,幾句流言還壓不垮,只是問道:“國子監撤去之后,可有風波?”
沈勉目視前方:“自然是有些風波的,不少監生反對,可隨著格物學院的宣傳,宋訥的配合,格物學院總算平穩地接下了國子監。只是有些監生過于偏執于儒學,可能未來并不好通過結業考試,興許會有些亂子。”
顧正臣并不介意:“偏執于儒學,說好聽點是專于圣人學問,說難聽點,是不知變通,缺乏學習能力。這種人跟不上大明的未來,淘汰了便淘汰了,沒什么大不了。”
儒學未來的方向,只能是儒師,儒師是當教授,當助教,當教喻的,不是當堂官、掌印官的。
格物學院的院規就是一根標尺,立在那里,達到了高度,朝廷自有用人的地方,達不到高度,要么繼續進修,在規定年限內達標,要么自尋出路。
想要讓格物學院因為弱者改變院規,不可能。
“我們要去什么地方?”
伊麗莎白看到有軍士巡邏,道路之上還有木架子阻攔。
黃時雪言道:“格物學院,大明最高的學府之地,這里有大明最厲害的學問,令你震驚的蒸汽機,就誕生在此處。你能不能見到蒸汽機,摸到蒸汽機,就要看你日后的表現了。”
伊麗莎白有些緊張,也有些激動,更有幾分疑惑:“既是學院,為何會有軍士看守?”
黃時雪反問:“你認為蒸汽機這種技術,要不要保密?還有大航海的海圖,先進的天文、醫術、鍛造技術,哪個不需要保密?這些東西若是不經許可便流入海外,那格物學院為了研究而投入的大量錢財,豈不是白白浪費了?”
伊麗莎白想了想,貌似是這個道理。
如果是英格蘭有了蒸汽機船,絕不會告訴法蘭西,也不可能讓其他國家知道,這事關海上的戰力,事關國運。
原以為學院是一處并不算大的院子,有那么百余人,可讓梅里、伊麗莎白等人震驚的是,這座學院范圍之大,幾乎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尤其是聽說眼前的學院里面竟有三四千弟子時,更是驚得目瞪口呆。
楊永安帶了兩個教授,迎接顧正臣,言道:“陛下與唐總院等人都在機械工程學院,今日進行第一次陸上全程三里試車,目前蒸汽機車已在預熱,就等鎮國公了。”
顧正臣笑道:“終于要開始了嗎?”
楊永安重重點頭:“是啊,等這一天好久了!”
仔細算下來,從大遠航結束之后,陸地上的蒸汽機車計劃便提上日程,一晃兩年多,終于解決了諸多問題,進入到了測試階段。
蒸汽機對格物學院來說已經相當完善,大尺寸的制造、飛輪、傳動等,這些其實都解決了,真正的困難是速度控制、轉向、爬下坡、軌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