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這些困難,硬生生卡了格物學院兩年多!
想想也是,科技的積累往往都是很慢的,只有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才可能迎來科技爆發,而格物學院才多少年,蒸汽機再完善,相應的科技人才還是不夠,工業基礎也極是薄弱。
在這種情況下,兩年時間將蒸汽機搬到陸地上,已經不容易了,這還是諸多人才不斷付出的結果。
顧正臣側身看向黃時雪等人。
黃時雪趕忙說:“我也想去見識見識。”
伊麗莎白急切地點頭:“讓我們去看看吧。”
顧正臣想了下,點頭道:“那就跟著一起去吧,若是陛下不準,你們便留在外面。”
三里試車,這是準備開跑了,跑動中的蒸汽機車,沒什么不能觀察,并不涉及內部結構。
機械工程學院內,人頭攢動。
寧國給朱元璋介紹著眼前軌道之上準備就緒的蒸汽機機車,蒸汽機的車頭后面牽引著兩個車廂,每個車廂之下,都有四對車輪,車廂與車廂之間由一種特殊的鐵鉤連接。
車廂的門關閉著,車窗使用的是通明玻璃。
朱元璋指著玻璃問:“這能安全嗎?”
寧國介紹道:“父皇,這種玻璃并不容易破碎,學院將其稱之為鋼化玻璃,食堂頂部的那些玻璃,用的也是這樣的材料,人站在上面也不會破裂開來。”
朱元璋笑道:“格物學院奏報過鋼化玻璃的事,還讓北平的琉璃廠協助,怎么,金陵造不出來?”
寧國看向梅殷,梅殷上前解釋:“父皇,鋼化玻璃的制造,與淬火差不多。只不過兵器淬火需要將燒紅的鐵放到冷水之中,但鋼化玻璃需要從高溫快速冷卻,金陵這里不方便打造冰窖,也無法依托冰窖來制造冷風機。”
朱元璋不太了解這些,但聽明白了,這東西管用,不容易壞。
唐大帆回頭看了一眼,見顧正臣等人來了,便低聲道:“陛下,鎮國公來了。”
朱元璋回頭看去。
顧正臣、沐春、徐允恭等人上前行禮。
朱棡、朱橚看著歸來的顧正臣,眼眶有些熱,低著嗓音喊了聲:“先生。”
朱元璋打量了下顧正臣,又看了看沐晟、李景隆等人,頷首道:“免禮。顧正臣,你來得正是時候,有你在這里坐鎮,今日的三里試車想來也會更為順利。”
顧正臣對朱棡等人頷首,目光投向蒸汽機車,車頭前端是尖的,顯然已經考慮到了空氣阻力,上面還插著一面紅旗,車廂刷的是大紅色,如同一團烈火。
機車的連接鐵鉤雖然不是后世的那一種握手鐵鉤,但鑄造得相當厚實,顯然考慮到了拉與對撞問題。
不急,有些問題慢慢優化就是。
顧正臣看了一番,言道:“陛下,機械工程院的努力必然是認真且負責的,既然滿足了試車條件,想來是有把握。在這之前,有些事臣需要奏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