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主任能當上秘書的,必然是劉青山的左膀右臂。
不管是忠誠度,還是能力,都是數一數二的。
而程竹能在短短的幾天內,就當上劉青山的學生,其地位也不言而喻。
更何況,他這次下來,本就是來幫程竹的。
在這種情況下,張主任不可能會不知道程竹在青山書記心中的地位。
可現在,兩人的關系,出現了明顯的隔閡。
或者說,是有意為之的嫌隙。
原因也很簡單,張主任希望利用這次的機會,展現一下自己體制內老前輩的威嚴,順便壓一壓程竹的“氣勢”,在今后的工作中,占主導地位。
最起碼,在劉青山的面前,他張主任要排在程竹前面。
這種對于排序、座次,以及他人心里的位置,是體制人心中永恒的追求。
這東西,有用嗎?
在外人看來沒用。
可對于體制人來說,這用處非常的大。
這代表了他們的話語含權量,以及在他人眼中的威望、地位,以及未來。
而當兩人的交鋒“結束”后,或者說,座次排定后,兩人的關系,就會重新變得非常和諧。
在一個明面上講究中庸的地方,其實處處都有“爭”的體現。
前者是為了仕途,后者,也是為了仕途。
程竹剛剛進入劉青山的圈層中心,不,其實他一直隸屬于劉青山個人,而不屬于省紀委的核心圈層。
如果在這個時候,他向張主任“低頭”,就等于是向青山書記的核心圈層低頭。
今后的麻煩,會很多。
即便是青山書記幫自己,這幫人也會在暗地里掣肘。
這,是人性。
最后的結果,肯定不會錯,但展現出來的效果,就并不是程竹在左陽出色的完成工作。
而是:程竹在張主任的指導和幫助下,才能完成工作。
兩者的結果,沒有不同。
可兩者在領導眼中的效果,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在管虎給程竹使眼色的時候,程竹并沒有立馬回應,而是在看張主任的反應。
他想看看,帶著“任務”來的張主任,是不是真的會因為“耍脾氣”,而離開自己的屋子。
甚至,連一頓飯都不和自己吃。
如果張主任真的出現了這種行為,就說明他的肚量,真的不大。
但程竹相信,現在的“情況”,是張主任刻意營造的。
他不會走,也不能走。
最后,只能是管虎遞個臺階,兩人重新交鋒。
果不其然,在發現程竹“無動于衷”后,管虎只能無奈的說道:“張主任,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我知道您對工作盡職盡責,可咱也要休息休息啊!”
“要不趁著這個機會,讓程書記這個本地人,帶咱們領略一下當地的特色小店!”
“昨天我不是和您說了左陽最有名的,就是他們這的砂鍋羊肉面嗎,咱們就吃這個咋樣?”
程竹聞言,也立即裝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對對對,張主任我們這的砂鍋羊肉面可是全省出名,您留下來嘗嘗吧!”
張主任得了“面子”,便勉為其難的說道:“既然這樣,那就留下來!不過程竹同志,我作為你的前輩,必須提醒你一下,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可是不可取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