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兒,本來端坐著的他突然就一躍起身,放聲喝道:“你等遼人當真是頭腦簡單,竟全然看不出這是我大宋出于禮節而對你們的忍讓,故意讓你等贏下的這一場比賽嗎?想不到你等不但不思投桃報李,反而如此大言不慚,當真是讓人貽笑大方!”
此言一出,現場幾千雙眼睛都齊刷刷地朝著孫途處落來。許多人都滿面驚訝的同時還在打聽猜測著說話人的身份。因為他是從遼人叢中站起身來的,照道理來說,他該是遼國使團的一員才對,可怎么會向著大宋說話了?
隨后不久,就有人認出了他的身份,并迅速傳播開來。當大家得知在此窘迫關頭出言維護大宋尊嚴的居然是早被大家認定了已經叛國的孫途時,更是滿心疑惑,面面相覷間卻不知該作何反應才好了。
而這其中,最感到驚訝的則要數耶律箭了。他是真沒想到孫途會突然跳出來與自家針鋒相對,難道說他終究不肯跟自己回遼國嗎?
蕭失忽被人反駁便是一聲冷笑:“你們宋人被我們輕松擊敗可是有目共睹的,難道你們還不承認嗎?這便是我大遼與你宋國間的強弱差距,無論是在沙場上,還是在這賽場上,你們都不可能是我大遼的對手!”
此時孫途已經一步步地從開臺上往下走去,一面走著,一面搖頭:“你這蠻子為何還不明白呢,你們能取勝除了你們這些人確實是遼國中第一流的蹴鞠高手外,更要緊的還在于我大宋以禮待客故意忍讓,所以并沒有將最強的陣容派出來而已。
“要是我所料不差,你們這十多人便是遼國用了不少時間從舉過千萬人中挑選出來的蹴鞠高手,并對你們進行了高強度的訓練,才會有今日如此優異的表現吧?可以說,這次向我大宋提出蹴鞠挑戰是你們蓄謀已久的策略,為的就是取得這一場勝利。我說的可對嗎?”
蕭失忽是個耿直的契丹漢子,在面對判斷正確的孫途時,竟是無法撒謊否認,只能沉默以對。但光看他不作反駁,在場人等便都知道孫途所言非虛了。
而后,又聽他繼續說道:“可反觀我大宋朝廷呢,我們不過是倉促應對,只從禁軍中選拔出了幾個平日還算善于蹴鞠的軍將來與你們同場較技,再加上他們都早有忍讓之心,最后敗給你們也在情理之中了。若是我大宋當真要取得這場勝利,以我舉國皆精于蹴鞠的現實,難道還會選不出一支可以完勝于你們的蹴鞠隊伍來嗎?別說去舉國搜尋了,只消在這東京城里,讓我這個朝廷小吏細細一找,也能組成一支隊伍把你們輕松擊敗!”
“哈哈哈……你簡直是強詞奪理,就憑你,也想戰勝我們?”對方受此一激
(本章未完,請翻頁)
,頓時上當,大聲反駁了一句。
“怎么?你是不信嗎?可敢與我一賭,給我三五日時間,等我隨便找來幾名善于蹴鞠者再與你們踢上一場,以定輸贏!”孫途說著,目光完全落定在了對方身上,臉上還擺出了一副諒你也不敢的氣人表情來。
“有何不敢!”蕭失忽激動之下一口就應了下來,直到話一出口,方才驚覺自己落入到了孫途的算計之中,頓時臉色為之一變,緊張地看向了陳襄南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