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時間里可沒少出貪酷的官員,而當他們貪心越來越大,甚至都要掩蓋不住時,這些人往往會在朝廷派欽差專員抵達查案之前自己放火把相關證據焚燒干凈,如此死無對證,就是朝廷也只能將他們從輕發落,卻無法真正定他們的重罪。
正是因為知道此等手段多有人為,又見孫途說得誠懇可信,蔡九方才采納了這一提議,并且借《岳陽樓記》一文暗中提點齊昆,教唆其放火毀掉賬本等相關證據,永絕后患。
可誰能想到,這居然是孫途一早就設下的陷阱,放火的齊昆居然死在了他的箭下,而且罪名更為嚴重——不但被當場拿住毀滅證據,而且還多了條燒毀軍糧的重罪,這下換了誰都沒法兒替他開脫了。
對于孫途這種把自己也蒙在鼓里,甚至是借自己之口將齊昆推入死地的做法蔡九自然大感憤怒,但此時卻又發作不得,只是神色不善地看著孫途:“孫團練,你所言的雖然有些道理,但到底真相如何可不是只靠你一家之言就能定下來的。”
“下官明白。”孫途并沒有因為這句態度不善的話而有絲毫的慌亂,神色肅然道:“但下官以為人或許會說謊,但證據就一定不會。”
“你所謂的證據是?”
“齊昆為何縱火其實早已清楚,他身為糧倉管勾官以權謀私克扣甚至貪墨軍糧之舉已被下官通過賬目查明,所以才會想到一勞永逸地放火。但是他雖然能燒掉這些賬本,卻不可能把自己的家財給藏匿起來。所以只要太守派人抄檢其家宅,必然能定其罪!”
還沒等蔡太守做出反應呢,一旁的袁望已經先一步發話了:“太守,下官以為孫團練所言不無道理,只要查出齊昆確有貪墨之舉,那他在罪行將要被揭發的情況下鋌而走險放火燒掉賬本也在情理之中了。因為如此一來,即便朝廷派人嚴查,都未必能查出個中弊情……”說到最后一句話時,他還刻意地掃了一眼在場的其他官員。
這些本就提心吊膽的江州官員頓時心領神會,知道袁推官的意思是要把一切罪名都推到一個小小的九品管勾官身上了,當即便有人附合了起來:“太守,下官也以為必須查抄齊昆家宅以明辨是非。”
隨后所有人都紛紛點頭跟上:“下官附議……”
蔡九如何還不知道這些人打的是什么主意,這讓他又審視了孫途一眼,這年輕人的心思當真是深啊,居然想到了如此兩全其美的法子,既能把案子查明白了,又能保證不把其他官員都給牽連進來。而他對于只犧牲一個九品管勾官自然不會太放在心上,所以便即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就派人這就去齊昆家中細細查抄,本官倒要看看他一個九品管勾在這些年里到底貪墨了多少民脂民膏,軍中錢糧!”
直到蔡太守下達這一命令,孫途心中最后的一點疑慮也完全消散,趁機開口道:“下官還有一事要稟報太守,在今年以來糧倉那里就已經欠下了鄉兵三月錢糧,所以若是真能查明其罪,還望太守能盡快將欠下的錢糧如數撥付軍營以安將士之心,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也好讓城中軍民感念太守之嚴明與恩德。”其實說到底這才是他孫途這段日子忙前忙后真正想要獲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