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大番話說下來,直把岳飛聽得一陣發懵,他縱然少年老成,也有自己的一一套觀點,可依舊有些跟不上孫途的節奏了。沉默了半晌后,他還是有些擔憂道:“可師兄你就不怕養虎為患嗎?錯過了這次機會,哪怕我們奪回了幽云十六州,將來的遼人依然可能是咱們的心腹大患啊。”
“這當然有可能,但我漢人在擁有了這大片養馬之地后,情況就將與之前百年大不一樣了,而且我相信遼國在短時間里是不可能再對我們產生什么威脅了。”
孫途見岳飛一臉的疑惑,便又耐心解釋道:“你以為我肯放了耶律大石離開真就只是因為不想再又傷亡嗎?不,我放他回去,也是為了讓遼國更亂啊。
“經此一劫,遼人雖然元氣大傷,但我想某些人也已經從之前的驕傲自大和醉生夢死中驚醒過來,耶律大石必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他想做些什么,又勢必會與原先的既得利益者產生矛盾,甚至與如今遼國皇帝耶律延禧間也生出嫌隙來。尤其是當他以敗軍之將的身份,以丟失了整個幽云十六州的大罪人的身份回到遼國朝廷后,就更可能被人以此定罪。我來問你,若換作是你,在面對如此情況后,卻會做何選擇?”
“我……”岳飛一下就愣住了,本來他是會毫不猶豫回答一句自己當然是服從朝廷的意思,哪怕被定死罪也不會反抗的,但隨即,卻又想到了遼國眼下的環境,想到一旦耶律大石被殺,整個國家民族都將墮入到深淵之中,就不自覺地有所遲疑了。
孫途趁機便道:“耶律大石雖幾次敗于我手,但在我看來那只是他運氣不好,其人無論心性頭腦還是能力,皆不在我之下。如此人物,又有大志向在心,怎么可能甘心受戮呢?所以他必然會奮起反擊,而以他在遼國國內和軍中的巨大聲望,哪怕是耶律延禧也未必能對付得了,畢竟這位遼帝在國中的名聲可是極差,要不是他的胡作非為,也不至于讓金人得以崛起了。
“所以要是我所料不差,隨著耶律大石回去,遼國內部必生大亂,甚至可能出現廢帝另立的變故來。”
“這……這怎么可能?”岳飛這回是真個驚住了,他是從未想過會有臣子膽敢做出此等大逆之舉來的,這與他一貫奉為圭臬的忠君思想可有著太大的差別了,完全就是對立的啊。
孫途則突然盯住了他的雙眼,大聲問道:“這有何不可?帝王將相,寧有種乎?我來問你,所謂盡忠報國,忠的到底該是什么?”
說了這么多,繞了這么多,孫途終于是把今日與岳飛深談的關鍵目的給顯露了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