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走進帳篷分列左右,幾乎剛剛站穩劉備便從后帳走了出來,身后還跟著臊眉耷眼的劉禪。
隨后劉備坐定,百官行禮。
然后關興率先出列拜道:“稟陛下,臣幸不辱命,已將刺殺太子殿下的刺客與其幕后主使一網打盡,如何處置還請陛下示下。”
劉備說道:“抓住就好,張京雖然罪大惡極卻也是各為其主罪不至死,審訊之后與抓捕的其他校事府成員一起發配林邑去吧,諸位愛卿還有事嗎,沒事就退朝吧。”
“臣有本啟奏。”袁徽生怕朝會真的散了,迫不及待的出列拜道:“陛下,昨日太子殿下當街遇刺雖是校事府張京所為,但卻是神策侯為張京提供的機會,若非神策侯攛掇殿下上街游行,殿下豈能遇險?”
“陛下,神策侯自己胡作非為肆意妄為不說,還拉著太子殿下一起將殿下置于危險境地,簡直罪大惡極,臣請陛下責罰。”
關興早就料到他會這么說,因此并未采取任何舉動,只是站在原地肆意散發酒氣。
誰料袁徽話音剛落,孫邵便出列拜道:“臣附議,昨天真的太驚險了,新朝初立人心浮動,太子殿下若真有個三長兩短,造成的影響太過惡劣不說,還可能影響陛下北伐大業,所以老臣懇請陛下明鑒,神策侯變著花樣作死是他的事,但不能拉著太子殿下一起,太子殿下不能再跟神策侯整天私混了,否則不被神策侯整死也會被神策侯教壞的。”
關興聞言翻著白眼絲毫沒放在心上,關羽卻聽的無名火起臉色很不好看,什么叫神策侯變著花樣作死是他的事,神策侯怎么你了?
劉巴接茬道:“臣附議,請陛下想想,太子殿下從成都來到江陵才幾天,跟著神策侯出幾回事了?”
“太子殿下剛來江陵就被神策侯害的啤酒中毒差點喪命,沒幾天又被神策侯誆騙去了海昏,若非海昏縣令明察秋毫,盜海昏侯墓的惡名可就要背到太子殿下身上了。”
“昨天太子殿下更是當街遇刺,殿下再跟神策侯肆混下去天知道還會出些什么事,殿下年幼正是學習的時候,不能這樣天天跟著神策侯胡作非為啊,臣請陛下為殿下選擇老師,讓殿下待在宮中安心讀書。”
這話聽的劉禪咬牙切齒,看著劉巴的眼神非常不善,我不就玩了幾天嗎,礙著你什么事了,你竟讓我窩在家里讀書?
劉禪才十六七歲,這個年紀的孩子在玩和讀書之間會怎么選還用問嗎?
老子還沒玩夠呢你讓我讀書,你這哪是幫我,分明是坑我嘛。
劉禪咬牙切齒,劉備卻面露尷尬,他們不說自己還沒想到,劉禪跟著關興好像真的出過好幾次事了,安國這小子也太能折騰了。
許靖出列拜道:“臣附議,太子殿下乃國之儲君,一言一行都關乎社稷,請陛下為殿下擇師,教導太子殿下學習。”
不知不覺中,百官的矛頭便從關興身上轉移到了劉禪身上。
比起彈劾關興,他們更想約束劉禪,甚至獲得劉禪的教導權。
因為大伙都知道關興不會受罰,就算受罰也是輕輕舉起高高放下,對關興造不成任何實質性的傷害。
但劉禪就不一樣了,這可是儲君是未來的皇帝,未來皇帝如何行事得看他們這群大儒如何教導,他們迫切的想通過教導將劉禪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
他們這群文官眼中最完美的皇帝是漢元帝劉奭那樣尊重儒生,柔仁好儒的皇帝,而非漢武帝那種逮著士族往死里坑的白眼狼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