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已經定型無法改變了,但劉禪還有改變的希望,教導得當絕對能把劉禪你三觀給掰過來。
但想將劉禪雕琢成他們想要的樣子就必須成為劉嬋的老師,獲得教導劉禪的權力,否則繼續讓劉禪跟著關興待在一起,鬼知道關興會把劉禪帶成什么樣子。
所以必須給關興貼上奸臣佞臣的標簽,將劉禪和關興隔離開來。
在這個問題上世家大族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表現的格外齊心,心齊的讓劉備臉色很是陰沉。
憑心而論他們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但別忘了劉備是開國皇帝啊,尸山血海拼殺這么多年,見慣人心險惡的鐵血帝王豈能不知他們打的什么全盤。
劉備起身說道:“諸位愛卿言之有理,太子殿下確實該重拾學業不能只顧貪玩了,朕早年征戰在外,太子一直都是丞相帶大的,教導之事也該由丞相負責,為讓丞相悉心教導,阿斗你拜丞相為相父吧,從今往后跟著丞相好好學。”
此話一出全場皆驚,讓諸葛亮當劉禪老師大伙都沒意見,但拜諸葛亮為相父眾人實屬沒想到啊。
劉禪也沒想到,看看劉備再看看諸葛亮,嘴巴張的都能塞進鴨蛋了。
現場唯有劉關張諸葛像早就商量過了似的表現的格外淡定,見劉禪不為所動劉備呵斥道:“愣著干什么,去啊。”
劉禪這才醒悟過來,連忙走到諸葛亮面前跪地拜道:“孩兒阿斗叩見相父。”
劉禪雖對拜諸葛亮為相父有點詫異但并不抵觸,他畢竟是諸葛亮帶大的,比起不負責任的劉備,將他帶大的諸葛亮才更像他的父親。
諸葛亮連忙彎腰攙扶道:“殿下請起,不可多禮。”
劉備繼續說道:“丞相平素公務繁忙,一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就請侍中(士燮)從旁協助,與丞相一起教導太子學業吧。”
讓士燮協助等于沒人協助,士燮都八十多了哪有這精力,另外士徽造反之事讓士燮受到了不小的打擊,現在已經處于退休狀態基本不管事了。
但士燮的名望在那擺著,誰也說不了什么。
見眾人都沒意見劉備話鋒一轉說道:“至于神策侯,他還兼著太子舍人的職位呢,不跟太子接觸是不可能的,另外太子上街雖然危險,但他畢竟是我劉玄德的兒子,豈能永居深宮而不出城探查民情?”
“船停在船塢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生漫長,怎么可能不遇危險永遠平安,咱們不能因噎廢食,因為害怕危險就不出門吧?”
“此事就這么定了,無需再議。”
劉備是不可能杜絕劉禪與關興往來的,在他心里關興才是最適合劉禪的老師,要知道關興可是有著超越他們兩千年的見識,這些見識劉禪就算只學一成也足以改變世界。
所以想讓劉禪和關興分開想都甭想,頂多以后盯緊點,別讓關興做的太過就好。
袁徽見劉備態度堅決便沒再繼續,反而話鋒一轉再次拜道:“陛下英明,但是陛下,神策侯建校之事臣以為不合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