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起身笑道:“看來士徽被擒了,春耕當天收到捷報乃是好事,快讓戴別駕過來。”
百官聞言全都面露喜色,唯有士燮眉宇間掛著一抹憂愁,他雖已將士徽逐出族譜,但那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啊,族譜可以逐出,血脈卻是割不斷的。
在君臣的注視下,戴良大步流星的走到劉備面前拜道:“臣交州別駕戴良拜見陛下……”
“戴愛卿請起!”劉備雙手虛抬將他扶起,然后迫不及待的問道:“快跟朕說說平叛情況如何?”
戴良取出呂岱的親筆書信奉上說道:“托陛下洪福,士徽叛亂已經順利平定,相助士徽的扶南國也已被滅,扶南國王范師蔓及其從屬都已在押來京城的路上,這些人如何處置,扶南如何安置,還請陛下示下。”
劉備看完戰報遞給關羽,關羽又遞給張飛諸葛亮,大伙相互傳看之后劉備笑道:“此事不急,繼續舉行耕耤禮,典禮結束再商討扶南的問題不遲。”
小小扶南自然沒有大漢春耕重要,劉備可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耽誤春耕的大事。
收到捷報的君臣精神振奮,全部下田勞作,一直忙到傍晚才回城,進城之后劉備命其他官員回家休息,只召關羽張飛諸葛亮外加關興進宮商議要事。
經過數月努力,新的皇宮和各級衙門乃至士族府邸皆已完工,江陵城再也不是去年那種光禿禿的場景。
但新蓋的房屋太過潮濕,需要晾曬一段時間才能入住,因此大漢君臣目前還住在帳篷里,反正都住大半年了,再住幾個月也沒什么。
來到書房坐定,劉備終于忍不住激動說道:“想不到呂使君此戰不但擒了士徽,還捎帶手滅了扶南揚我國威,這是好事,不過嘛……”
“滅國雖好但如何治理卻是個難題,是在扶南扶持新的國王繼續治理呢還是朝廷任命官吏直接掌控呢?”
這確實是個難題,扶持新的國王等于換湯不換藥,跟現在沒什么兩樣,大漢朝廷的掌控欲太強,非常不喜歡這種容易脫離掌控的事情發生。
但若派官治理的話又鞭長莫及成本太高,所以劉備有些拿不定主意,只好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搖著羽扇淡定笑道:“那就聽聽安國的意見,借鑒一下后世的處理方案,安國你先說吧。”
叫關興過來不就是這個目的嗎,關興現在就是朝廷的資料庫,遇事不決先問問關興再做決定準沒錯。
關興說道:“羈縻的壞處是非常明顯的,比起羈縻,自然是改土歸流朝廷實控更為妥當,但改土歸流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數代人甚至數百年的接力,所以依臣之見不妨效仿后世明朝治理云南的方案。”
“后世明太祖朱元璋收復云南的時候云南已經脫離大漢六七百年之久,形成了獨立的文化乃至文字,明太祖攻克云南之后燒毀所有書籍,摧毀一切異于大漢的東西,命義子沐英世鎮云南,同時將云南蠻族大規模的遷入內地,將內地百姓大規模的遷入云南,經過數百年的努力,終于將云南徹底納入大漢版圖,變成了與中原一樣的,大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臣的建議是派位國公過去世鎮扶南,鎮守扶南的同時用大漢文化逐步影響扶南,花個兩三百年將扶南徹底融入大漢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