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要造8艘大型船只,已經是那霸造船廠的極限了。
幸好在建造巨龍號的同時,韋曉寶提前讓那霸造船廠新建了八個大型船塢,可供建造5000噸以下的大型船只。
八艘船同時開工,黃世名表示寶船的建造技術有,工匠需把首里港、沖繩灣所有的船木工匠都召集起來,五個月內完成8艘船的建造,還是沒有問題的。
隨后韋曉寶又召見了工業部邱道機,先說了造船的事,要求再造三臺艦用1500馬力的蒸汽機和配套鍋爐,以及與巨龍號一致的艦炮武器。
又讓邱道機把步槍的生產拿上日程,并把之前畫好的步槍圖紙給了他,按圖紙生產,5個月后,天地軍要全部換成步槍,把淘汰下來的諸葛連弩和精鋼唐刀裝備給靈召公主的皇家近衛軍。
邱道機不解為什么要把精鋼唐刀也淘汰掉。
韋曉寶順手畫了一張軍用三角刺刀的圖形給邱道機。
“以后士兵都配這種刺刀,安在步槍上,可以拼擊,取下來可以當匕首。”韋曉寶說道。
另外韋曉寶還畫了一種多功能工兵鏟,既可以當鏟子,又可以當鋸子、當榔頭、手工鉆,還可以當大刀,劈死敵人。
隨后,韋曉寶又給邱道機講了地雷這種新式武器,并把幾種擊發裝置的原理圖畫了出來,讓邱道機組織人手研究。
送走了邱道機,韋曉寶又召見了天地軍總司令楊林,天地軍目前有3萬人的野戰部隊,韋曉寶要求這3萬人不僅要適應陸戰,也要適應登陸戰,淺灘戰,要做好水陸兩棲作戰的訓練。另外再招收3000名海軍,學會操控鐵甲船、帆船,學會使用艦上武器。
五個月時間內,韋曉寶要楊林把天地軍和召靈公主的琉球師團,全部分批次開往倭國本土,打一場征服倭國的戰爭。
最后接見了吳三娘,吳三娘匯報了今春的春耕換種己經大面積鋪開,綿花、辣椒都已落實了種子田,海鹽、肥皂、白酒等行業都已開始量產……
吳三娘匯報完了后,韋曉寶知道倭國有許多銀礦和銅礦,讓吳三娘去找靈召公主的皇家近衛軍手下的那些散小大名,想辦法從倭國用糧食換取銅礦石或銅錠。
換礦石的糧食就用三系雜交水稻。雜交水稻不經過技術培育,是不可能做種子,二次栽種的,種了也不抽惠。雜交水稻的種子都是國資部的種子田生產的。所以無需擔心倭國人把高產雜交水稻偷了去。
銅在古代是非常值錢的,銅可以打造器具、武器、錢幣。在康熙年間,華夏缺銀礦和銅礦,印制的銅錢《康熙通寶》大多數都是從倭國進口的倭銅。制式白銀也是從倭國進口的倭銀。
沒有銅就沒法量產子彈,步槍就是燒火棍。
沒有銅更造不出發電機、電燈線,工業文明就只是空談。
一切安排好了以后,韋曉寶讓靈召公主把去挑了幾個知名點的散小大名同行,他們是:
第一位是大隅萬人聯隊的聯隊長高木山崗,高木山崗來自大隅的高木家,所以他統領的聯隊叫大隅聯隊。
大隅是距離琉球群島最近的倭國本土番郡,距那霸港約八百公里,韋曉寶打算在把這里做為征服倭國的軍事基地。
第二位是石見萬人聯隊的聯隊長石川大郎,這位是石見番郡的大名,石見這地方位于倭國西海,與棒子國遙海相望,這地方盛產銀礦和銅礦。
第三位是緊挨著京都的淡路番郡的一個頭目,叫水谷隼田,是水谷家的一個世子。
隨行的還有織田家的口水黃機、武田家的大腳次郎和上杉家的山株肥大。
選好了隨行的人,韋曉寶決定把天地軍一旅一團,和靈召公主的那三百侍衛隊都隨巨龍號帶上。
一團長李強接到命令后,高興得不得了,能隨大統領行動,那倍有面子。
茅十八由于內傷還未康復,一百個不情愿的,被韋曉寶留在家里主持海軍訓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