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于靈召公主的忠誠不僅僅局限于職責所在,更是出于內心深處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而對于大統帥韋曉寶,他們同樣表現出了無比的忠心。
在與敵人的激烈戰斗中,侍衛軍們始終堅守崗位,毫不退縮,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著天地聯邦的尊嚴和榮譽。
在日常生活中,侍衛軍們也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還積極參與各種訓練和任務,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和能力,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無論是作戰還是平時訓練,侍衛軍們都始終如一地展現出了他們的忠誠和勇敢。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是天地聯邦不可或缺的力量,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贊譽。
當前的天地聯軍已然在兩地布下重兵,一方位于大阪,由侍衛軍的大隅師團和石見師團組成,總兵力高達二十萬之眾。另一方在和歌山,集中了天地軍的一旅、二旅、三旅,還有石見旅、炮兵團、工兵團等精銳部隊,并輔以侍衛軍的大崎聯隊、安東聯隊、葛西聯隊以及北代軍團總部的人馬,總數大約七萬余人。
這場京都決戰將采取兩路并進的戰術。第一路,由剛剛被任命為侍衛軍總司令的宮本武藏和總政官李勇軍指揮,他們率領大阪的兩個師團,從大阪出發,穿越兵庫,直撲京都。這一路軍隊兵力雄厚,且由經驗豐富的將領指揮,被寄予厚望。
而另一路,則由楊林率領天地軍的主力以及侍衛軍的兩個聯隊,自和歌山出發,他們的目標是攻占奈良,進而對京都形成壓迫之勢。這一路軍隊雖然人數相對較少,但天地軍向來以勇猛善戰著稱,且楊林將軍出生行伍世家,更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
與此同時,韋曉寶和靈召公主則率領進攻警衛團、武士侍衛團和大崎聯隊,乘坐201號、202號、203號鐵甲艦和502號寶船,從海路直接駛向江戶城。他們負責趁敵空虛,直搗黃龍,一舉拿下德川幕府的老巢。
午后時分,楊林率領換好裝備的和歌山方向的天地聯軍出發了。和歌山距離奈良大約80公里,對于大軍來說,急行軍需要兩天的時間才能到達。然而,楊林卻有著不同的打算。
天地聯軍中,每個旅都配備了一個600人編制的騎兵營,而侍衛軍聯隊也擁有一個400人騎兵大隊。這些騎兵平日里主要負責執行偵察和斥候的任務,但今日,楊林卻打算發揮他們快速機動的優勢,將這三千人集中起來,組成一支龐大的騎兵團。
他的計劃是,利用騎兵的高速移動能力,給奈良城來個出其不意的奇襲。
對于騎兵而言,80公里的路程并不算遙遠,一天之內便可抵達。
第二天下午三時,陽光斜照,天地聯軍的騎兵團踏著塵土,緩緩來到了奈良城下。
這座城市作為倭國大和郡的太守府,自古以來就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