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金門仍然處于遷界禁海之中。
當艦隊緩緩駛入這片海域時,金門的壯麗景色展現在人們眼前。
古老的城墻高聳入云,雄偉的城門敞開著,仿佛在訴說著過去的輝煌。
然而,那殘破的港口卻透露出歲月的滄桑和戰爭的痕跡。
正當韋曉寶沉浸在金門那段不光彩的歷史當中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他的沉思。
原來是從201巨龍號榮升為101長江號旗艦艦長的張小龍,匆匆跑來報告道:“統帥大人,前方發現六艘大清福建水師的戰艦,都是500噸位的木殼帆船。”
韋曉寶眉頭微皺,目光轉向遠方。這些戰艦究竟來意如何?他心中不禁升起一絲疑惑。于是他問道:“他們意欲何為?”
張小龍回答道:“他們打旗語詢問我們是哪個國家的戰船,來此地意欲何為?”
韋曉寶微微一笑,心想這倒有趣。他決定親自去看看情況,并下令艦隊減速,等待對方靠近。隨著距離逐漸拉近,雙方都能看清彼此的旗幟和船只特征。
“告訴他們,我們是天地聯邦海軍,路過夏門港,將在這里補充淡水和食物。”韋曉寶一臉平靜地說道。
不一會兒,旗語兵便迅速地把統帥大人的意圖傳達了過去。
沒過多久,張小龍又急匆匆地跑來報告道:“統帥大人,他們說我們國籍不明,不允許在華夏海域逗留,要求我們立刻馳入公海,否則他們將武力驅逐!”
韋曉寶聽后不禁笑出了聲,“呵呵,一群小孩子跟大人玩過家家呢?”他滿不在乎地說,“那咱們就陪他們玩玩吧。讓他們先開炮,咱們稍微回應一下就行了,可別把他們打死了。”說完,他臉上露出了一絲戲謔的笑容。
大清福建水師只有二萬余人,大小戰船六七十余艘,其他輔船百余艘。
福建水師始建于康熙元年(1662年),首任水師提督正是施瑯,但韋小寶把施瑯調入京城去攻打神龍教后,施瑯就一直留在京城擔任內和大臣,總管水師事務。
但由于朝廷對水師不重視,再加上施瑯是先隨鄭芝龍降清,后又隨鄭成功反清,后來因與鄭成功不和,再次降清,致使康熙對他不太信任,所以遲遲不得重用,施瑯多次上奏攻臺也不得如愿。
所以他這個一品大員反倒成為出使外藩的護軍了,可謂是活得窩囊。
現任福建水師提督叫楊捷,而且還是福建綠營的陸提,就是水師和陸軍兩個提督集于一身。
清朝的陸軍還算是比較強大的,但談到水軍那就有點離譜了。
且不說這些水軍基本上都是投降的明朝士兵和將領,對清朝并沒有忠誠之心,就連清朝自己也并不重視水軍的發展。
水師所使用的船只都是明朝遺留下來的,年久失修,能夠完成日常的海上巡邏任務就已經很不錯了,根本不敢出海作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