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難師太對這皇宮的地形非常熟悉,她輕車熟路地避開了巡邏的宮廷侍衛,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她在皇宮的屋頂上健步如飛,最終,來到了煤山上。
這里有一棵老歪脖子樹,曾經見證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悲慘命運。
在歪脖子樹旁,建有一個小小的祠堂,祠堂門匾上清晰地寫著“崇禎”兩個字。
祠堂里供奉著崇禎皇帝的靈牌,靈牌下的供桌上擺滿了各種供品,一盞長明燈靜靜地燃燒著。
九難師太靜靜地站在靈牌前,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哀傷和思念。
她默默地凝視著靈牌,仿佛能透過它看到過去的種種。
思緒漸漸飄遠,回憶起自己的身世和曾經的國恨家仇。
她想起了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想起了自己的國家被外敵侵略、百姓遭受苦難的場景。
她心中涌起一股無法言說的悲痛,淚水模糊了雙眼。
她的仇人有三個,第一個是反賊頭子——李自成。
崇禎年間的明朝,官員貪污腐敗、災禍連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大明江山己經到了搖搖欲墜的邊緣。
各地紛紛出現亂民反賊,其中最大的反賊便是李自成。他率領農民起義軍建立了大順國,并在1644年3月15日攻克北京。
然而,她的父皇——崇禎皇帝堅守著“天子守國門”的祖訓,最終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實現了“君王死社稷”的千古絕唱。
第二個仇人則是大汗奸——吳三桂。這個人可謂是名副其實的“三桂(跪)三叛”,先后向大明、大順和大清下跪投降,后又背叛了大明、大順和大清。
當李自成攻打京城時,她的父皇緊急調遣吳三桂及其手下的十萬關寧鐵騎入京救援。
但吳三桂卻率領部隊到達京城郊外后,卻與李自成勾結,停滯不前,坐視不管。
京城失守后又欲與李自成勾肩搭背,分食大明。
哪知李自成被陳圓圓的美貌驚艷,本就好色成性的李自成見色忘義,霸占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
于是沖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把京郊的十萬兵馬帶回關寧,向滿清韃子送去了一封半是救援半是投靠的信。
于是乎,以吳三桂為先鋒,滿清韃子為后盾的大軍,立刻席卷了華夏大地,不到三年時間,就推翻了明朝,活捉了南明永歷皇帝。
每個朝代“刀兵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時候。
這時候的吳三桂也不例外,雖然他引清兵入關有功,但是畢竟他是漢人,只是投降了滿人,在滿人眼里,他只是個高級點的奴才罷了。
康熙雖然年紀輕輕,卻有著強大的氣魄和決心。他深知國家的安危不能有絲毫妥協,因此對于威脅到朝廷統治的勢力,絕對不會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