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原本只想在云南稱王稱霸,過著逍遙自在的“土皇帝”生活,但康熙并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堅決撤銷了吳三桂的藩位。
吳三桂無法忍受自己的權力被剝奪,憤怒之下再次起兵反抗清朝。
他高舉反清復漢的旗幟,企圖恢復漢族的統治地位,并建立了大周國。
然而,盡管一開始吳三桂的軍隊勢不可擋,甚至于占了西南華南大部地區,但最終還是因為他作為大漢奸的惡名昭彰,失去了百姓的支持。
不到五年時間,吳三桂的叛亂就被清政府鎮壓了下去,只剩下一些殘兵敗將四處逃竄。
九難師太的第三個仇人便是清朝皇帝,她對滿族人占領明朝江山深感憤恨。
多年過去了,這三個仇人之中,只有吳三桂已經死去,其他兩人依然健在。
然而,九難師太最痛恨的人卻是吳三桂。
正如南明永歷皇帝在緬甸被吳三桂抓捕,臨死前質問吳三桂:“汝非漢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為漢奸叛國負君若此?汝自問汝之良心安在?”
這番話讓九難師太對吳三桂的仇恨愈發深沉,她曾發誓一定要這個罪魁禍首痛不欲生。
九難作為一代宗師,以其高深的武功,要想刺殺吳三桂那自然是易如反掌。
但正是因為心中有如此刻骨銘心的仇恨,她才會選擇搶走阿珂,并將其培養成為刺客來對付吳三桂。
然而,當時她卻不知道自己鬧了一個巨大的烏龍——阿珂并不是吳三桂的女兒,是李自成與陳圓圓的女兒。
上次在吳王府,九難同時遇到了吳三桂和李自成這兩個仇人,卻不幸陷入了吳王府的火槍隊包圍之中。
盡管她武藝高強,但最終還是未能成功殺死這兩個仇人。
關鍵時刻,小寶展現出了他的機智和勇敢,成功幫助九難脫險。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過去了六年。九難受傷后一直生活在終南山的翠華峰上,遠離塵世紛擾。然而,她并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尋找并刺殺仇人。
終于有一天,外出歸來的徒弟甘鳳池告訴她:吳三桂已經病死了!九難心中不禁涌起一絲遺憾。盡管她沒能親自手刃這個仇敵,但她知道,他已受到應有的懲罰。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內心深處那股強烈的復仇之火漸漸熄滅。
對于李自成這個曾經的反賊,九難也不再懷有過多的恨意。或許是因為阿珂和小寶的緣故,她開始慢慢放下與李自成的恩怨情仇。
至于滿清皇帝,自從明朝滅亡以來,這四十多年間,老百姓再也沒有遭受過戰亂之苦。
雖然他們仍然無法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但與明末時期餓殍遍野的慘狀相比,如今的情況已經好了許多。
因此,九難對滿清皇帝的仇恨也逐漸淡去。
九難靜靜地站在父皇的靈前,凝視著牌位上的名字。她的目光中充滿了思念和感慨。
她注意到供臺上擺放著一些香火,于是輕輕取出三支香,走到長明燈前將其點燃。隨后,她小心翼翼地將香插入香爐中,煙霧裊裊升起,彌漫在空氣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