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這番話,是巴爾扎克對那些身處大變革時代修女們的心理狀況的生動描述。
很多時候,明知危險就在眼前,修女們仍是一聲不響,表現的束手無策。像膽小怯弱的鵪鶉一般,相互聚在一起聽天由命,仿佛這才是她們惟一的自衛手段。
“抱歉,巴黎政治部的管轄范疇僅限于巴黎內的48個市街區,而且從后天開始,我就正式從巴黎警察局離職了。”
由于馬爾松因“謀殺兼叛國”而被捕入獄,使得政治部警長人選出現了一些波折。在達維的堅持下,安德魯便繼續兼職巴黎總局的工作,直到治安委員會協調好他們之間的內部紛爭。
對于典獄長貝尼涅的請求,安德魯沒有太多的猶豫和不安,就選擇了一口回絕。
盡管在內心深處,穿越者也是非常同情這些修女們過去的種種不幸,與未來的悲慘遭遇,但要他選擇不顧一切的去救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即便是曾經的那個安德魯也承諾過什么。
依照史實,將貢比涅修道院的修女送上斷頭臺的始作俑者,并非羅伯斯庇爾和他的黨羽,而是安德魯業已加入的新寬容派的政治盟友,兩委員會中的激進派勢力,也屬于未來的熱月黨人。
從陰謀論的角度來說,激進派們故意宣揚是羅伯斯庇爾和他的黨羽制造了這一起“十六名修女被殺事件”,目的在于嚴重挫傷“羅黨”在巴黎普通民眾心中的崇高威望。
精通近代史,又是外交學院的高材生,安德魯自然清楚黨同伐異的道理,尤其在他已經選擇了新寬容派,那么雅各賓派的“三巨頭”就將屬于命中注定的敵人。如果安德魯總想著左右搖擺,而不堅定政治立場,那么塔里安都保護不了這位朋友。
基于此,在羅伯斯庇爾倒臺之前,安德魯都在竭力避免同未來的政治盟友發生正面沖突。
否則,穿越者也不會為除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馬爾松警長而費盡周折,甚至是毫無廉恥的對著治安委員會的達維和救國委員會的卡爾諾一陣陣“猛舔”,除了想減少阿馬爾委員的憤怒,而更多的是想借助兩位大佬權威令對方有所顧忌。
另一方面,正如貝尼涅所說的那樣,營救十六個修女難度非常大,然而最麻煩的,就是如何安置這些頭腦簡單,習慣于一根筋的神職人員。
為了所謂的虔誠信仰,麗莎就敢以同歸于盡的方式,威脅營救自己的生父。一旦行事不周,意外捅破了天,安德魯自己不可避免的也將受到極大牽連。
所以,在沒有足夠的利益面前,或是危及到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安德魯絕不會為別人火中取栗。
對此,閱歷無數的典獄長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從座位上起身,在門口張望了一二,確定沒人在附近偷聽。
……&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