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沒有掌聲,臺上也沒有廢話。反客為主的安德魯上校已直入主題,來了石破驚天的一段話。他說道:
“據我的情報顯示,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兼奧地利大公,弗朗茨二世已經在兩天前,從布魯塞爾秘密抵達聯軍的大本營圖爾奈。弗朗茨二世此行分目的,簡單而明確,就是坐鎮后方指揮,協助聯軍的總指揮科堡元帥,壓制桀驁不馴的英國王子約克大公。”
在前幾次的比利時戰場上,年輕氣盛的約克大公和他的英國騎兵部隊雖然屢次獲勝,但不服從奧地利親王元帥的調度,那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尤其是在去年,聯軍圍攻里爾城的期間,那位英國王子就將奧地利元帥的號令置之腦后,私自拉走了英國和漢諾威兩國的軍隊,跑去英吉利海峽對岸,攻打對本國危險最大的敦刻爾克,繼而導致德意志聯軍在圍困里爾城八天之后,不得不選擇撤回。
在這場里爾解圍戰中,數位軍團特派員都系著紅、白、藍三色的圍巾,頭戴帶有三色羽翎的帽子,身先士卒沖在隊伍的最前面。
一名來自巴黎的戰地記者,心情激動的描述道:“這些公民(代表)們的勇敢精神,那些飄動在他們頭上的羽翎和三色圍巾的標志,對士兵們始終產生著令人振奮,且至關重要的激勵效果”。
基于此,在突然失去了英國和漢諾威兩國援軍的科堡元帥。深感自身兵力不足,已無法繼續抵御10多萬法軍增援部隊的輪番進攻,不得不下令放棄圍攻里爾,改而向北,退守至圖爾寬和圖爾奈一帶。
而一周前結束的庫特萊戰役中,科堡元帥也是在接到了前線指揮官,克勒法伊特伯爵的求援信后,第一時間里就命令約克大公和他的英國騎兵立刻北上增援。
卻不想,平日里急如風火的英國王子找了好幾個理由。等到接收第二道命令后,約克大公又磨磨蹭蹭了一天才出發。
也正是因為英國援軍的姍姍來遲,使得索漢將軍的突前部隊,能夠從容不迫的返回庫特萊,依托城池與要塞,重新布置了堅固防線……
所謂的四國聯軍,包括奧地利軍,普魯士軍,英軍與漢諾威軍,至于荷蘭軍隊因為聯省內部的一場大,而不得不先回國平亂。
安德魯繼續說道:“至于大家關心聯軍會在下一場戰役之中,可以調動奧普英漢四國的總兵力,我現在明確的告訴諸位將軍,既不是3萬,也不是5萬,而是8萬到9萬之間……”
會議室里,安德魯的話還未說完,臺下已經亂成一片,將軍們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起來。那是他們之前從參謀部那邊得到的信息,與這位憲兵上校表述不一致。而3萬與9萬,兩者相差太大了。
此時,就連以沉著冷靜而著稱的索漢將軍也忍不住站了起來。
“弗蘭克上校,我想多問一句,你的情報來源是否真實可靠!”臨時司令官沒有詢問對方的情報來源。
毫無疑問,一個反間諜專家的背后,肯定有一套神秘、高效、復雜與黑暗的諜報系統,或許是軍事委員會的,因為來自巴黎的傳聞說安德魯就是卡爾諾委員的私生子;或許是治安委員會的,那是安德魯原本就是前政治部的高級警長;或許是……
總之一句話,安德魯的信息渠道不是索漢所能核查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