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安德魯、皮什格魯與索漢三人,共同擬定的《桑布爾河戰役方案》,整個戰役規劃主要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聲東擊西。
就是進攻聯軍在兩河流域的突出部,繼而調動蒙斯方向的援軍,加以伏擊圍殲。為此,杜瓦爾將軍9千人的步兵師,與博諾將軍的5千人,分別包圍了朗德勒西要塞和瓦朗謝鈉要塞,至少在表面上做好長期圍困兩座要塞的各項準備;
在這一階段,兩股法軍執行的中規中矩,但由于奧蘭治親王的固執與“愚蠢”,未能調動蒙斯方向的拉圖爾部,向突出部的兩個要塞實施增援,使得法軍的伏擊計劃未能得逞,而聯軍在蒙斯要塞也依然保留了一支有生力量。
第二階段,奇襲沙勒羅瓦要塞,才是整個戰役的關鍵。其具體運作,都是安德魯親力親為。
布隆夫人和她的“夜鶯”組織,不僅為荷蘭親王準備了一份大禮包,還將丹德爾斯上校和他的兩百名尼德蘭籍騎兵,有驚無險的送到聯軍的大后方。
此外,在奪取沙勒羅瓦要塞的戰斗中,席塞爾中校的來復槍聯隊與拉撒勒少校的驃騎兵,他們的功績,僅次于丹德爾斯上校和他指揮的突擊隊。
第三階段,全面開花。
軍官指揮官下令將克萊貝爾將軍、馬索將軍與昂貝爾將軍的3個師團,合計3.1萬人,組成東路縱隊,安德魯還委任克萊貝爾將軍擔當縱隊指揮。
該縱隊在渡過桑布爾河后,迅速向10公里外的東北方,即聯軍在弗勒呂斯的東線指揮所,以及駐防于此的2萬敵軍,發動猛烈攻擊。
由于弗勒呂斯處于沙勒托瓦要塞和那幕爾要塞的背部,因此聯軍在此沒有設立堅固的防御工事,加之法軍的進攻兵力是聯軍1.5倍,而且又是有心算無心,取勝應該不在話下。
此外,為防范那幕爾聯軍博利厄部的增援,東線縱隊將分出少量部隊,在那幕爾通向沙勒羅瓦要塞的必經之路上,遲滯博利厄部。
等到東路縱隊成功圍殲,或是擊潰駐防弗勒呂斯的2萬聯軍后,在留下一部兵力駐防弗勒呂斯,然后主力轉而南下,圍殲趕來增援的聯軍博利厄部。
在西線方向,等到主力攻克沙勒羅瓦后,杜瓦爾將圍攻任務交給北方軍團的博諾部,繼而全師北上,圍困蒙斯要塞;
與此同時,尚皮奧內的師團也從沙勒羅瓦要塞向西,與北上的杜瓦爾的師組成西路縱隊,合計1.8萬人,安德魯任命杜瓦爾將軍擔當縱隊指揮,將圍攻駐防蒙斯要塞的5千聯軍。
而身為阿登軍團指揮官的安德魯,及其直屬的1萬余名戰略預備隊,將全部進駐沙勒羅瓦要塞,居中協調東西兩個縱隊。
……
沙勒羅瓦要塞的指揮樓里,地板上的血跡尚未清洗干凈的時候,安德魯和他的參謀、副官,以及戰略預備隊的指揮官就搬了進去。
安德魯進駐要塞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兌現了自己之前的承諾:任命丹德爾斯上校為戰時準將。
不出意外的話,等到人民特派員梅爾蘭簽批后,正式任命將會在10天內,由國民公會與軍事委員會聯合下達。
阿登軍團的指揮部里,等到眾人紛紛上前,恭賀與擁抱了新晉的尼德蘭籍將軍后,安德魯隨即又給丹德爾斯下達到了一項新的任務,令其與拉撒勒少校一道,率領1200名輕騎兵,增援正在圍攻蒙斯要塞的西路縱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