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理上來說,俄國的女大公成為圣彼得堡的新主人,在俄羅斯的歷史上是不乏先例的,而且還不止一個。
這其中,就包括第二位女沙皇安娜一世,她是彼得大帝的侄女,并以殘暴統治而著稱;第三位女沙皇伊麗莎白一世,她是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兒。
另外的葉卡捷琳娜一世,就是俄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沙皇;現如今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屬于俄國第四位女沙皇。兩位葉卡捷琳娜的相同點,她們都是前任沙皇的妻子。
需要說明的,上述四位女沙皇的頭銜都是依靠政變和武力獲得的,沒有例外。所以,安德魯的這個天馬行空的大膽設想,也不是沒有歷史由來與法理依據。
總而言之一句話,但凡羅曼洛夫王朝的子弟與伴侶,無論男女都可以參加以血腥著稱的俄羅斯版“奪嫡游戲”。當然,贏者通殺,敗者變渣,絕對不會出現“投降輸一半”的做派。
唯一顧慮的,就是參與政變的武裝部隊必須是駐防俄國首都的禁衛軍,目前還沒有外國勢力的直接介入。
直到另一時空的英國駐俄國大使查爾斯·惠特沃思,由于保羅一世“親法仇英”的政治態度,私下以英鎊和黃金開道,大肆拉攏了對沙皇心懷不滿的一大批貴族。最后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由圣彼得堡總督帕倫伯爵率領一支禁衛軍,成功刺殺了保羅一世。
實際上,在安德魯的設想中,自己的未來兒媳,也就是那位女大公能不能當上女沙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野蠻而強橫的羅曼洛夫王朝,以及龐大的俄國領土,將會由此走向分裂,就如同1604年的那般,只是將波蘭人換成了法國人。
當然,上述這些都是太過遙遠的事情。安德魯只是未雨綢繆的做個前期的準備,而當下最為關鍵的一環,就是想方設法的拉攏那位有著歇斯底里與偏執狂性格的俄國皇太子保羅。
在將科蘭古交到勒貝爾后,執政官身邊再度缺少一名貼身副官。這一次,安德魯選擇了麥克唐納將軍的推薦人選,來自香檳-阿登大區馬爾克小鎮的安尼.讓.馬里.雷尼.薩瓦里少校。
1783年,薩瓦里開始在梅斯的皇家圣路易學院學習,1789年薩瓦里離開那里,并于次年加入了他父親指揮的一個騎兵團。1791年晉升為中尉的薩瓦里加入了萊茵方面軍,他將在那里繼續服役。
1795年,年僅22歲的薩瓦里上尉因為古斯汀將軍的關系,被推薦給時任萊茵軍團司令官麥克唐納將軍,后在勒費弗爾師團效力。
一周前的曼海姆事件,就是薩瓦里上尉接受了指揮官勒費弗爾將軍的委派,孤身前往曼海姆。在探明這座城市里爆發內訌的事實后,他還繼續進入軍營,成功說服了決一死戰的匈牙利士兵放下了武器。
最終,法軍不費一槍一彈就得到了這一座堅固城池與要塞,還順帶俘獲了2干匈牙利士兵。
由此功績,薩瓦里上尉被軍團司令官麥克唐納擢升少校。
與之前的副官科蘭古等人一樣,極度忠誠、勤奮聰慧、執行力強且身材魁梧,才是執政官重點考察的一些項目。當然,穿越者自己也有一點名人收錄的癖好。
與另一時空的拿破侖皇帝不同,即便如今的安德魯已貴為法蘭西第一執政,但他依然喜歡任用中低級軍官來擔當自己的副官。
其中一個原因,是他為限制巴黎總參謀部日益膨脹的權勢,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另一派嫡系軍官,也就是所謂的“副官系”。而擔當近衛騎兵旅的貝西埃爾將軍,就是這個副官處名義上的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