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魯在斯特拉斯堡的日子,從10月下旬一直待到11月上旬。
其間,這位法蘭西第一執政將訪問柏林,與普魯士國王威廉二世簽訂《第二份法普和約》的事務交給了勒貝爾;
不僅如此,安德魯還任命了梅特涅出任魯爾大公國的外交特使,陪同埃爾隆伯爵夫人,以及10個月的魯爾大公奧古斯都和弟弟路易斯,訪問普魯士和柏林。
為了兩個使團旅途中的安全,安德魯指派自己的近衛軍指揮官貝西埃爾將軍帶上三百名騎兵,跟隨前往。
至于前往普魯士王國的線路,自然不是從萊茵河對岸的凱爾鎮,穿過無數敵視法蘭西的德意志邦國,前往干里之外的柏林。而是從斯特拉斯堡,沿著萊茵河平行方向一路北上,途徑法軍控制下的萊茵蘭地區,包括蘭道、凱澤斯勞滕、美因茨、科布倫茨、波恩、科隆等城,然后在萊茵豪森附近借助渡橋,進入右岸的杜伊斯堡。
接著,使團就將在魯爾公國首都杜伊斯堡停留兩三周的時間,然后沿著魯爾河繼續向東前行,經過米爾海姆、埃森、波鴻、多特蒙德,最后抵達比勒菲爾德。
此刻的比勒菲爾德,正比鄰北德意志聯盟的漢諾威公國,而普魯士外交次長列瓦爾德男爵,將站在距離普魯士邊境100多公里外的威悉河河畔,靜候法蘭西共和國與魯爾大公國,這兩個外交使團的到來。
依照安德魯與普魯士國王威廉二世的聯合規劃,整個魯爾大公國東止威悉河,西至萊茵河右岸,北抵北海的東弗里西亞群島,南達錫格河沿岸的錫根與馬爾堡一線。
就預計的領土而言,魯爾大公國包括了后世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中部與西部(約60%面積,2.1萬平方公里)、黑森州的西部(約30%的面積,0.7萬平方公里),以及下薩克森州的西部(約20%面積,0.8萬平方公里),總面積約有3.6萬平方公里,
在18世紀晚期,上述地域的所有人口,加起來也不過九十萬。尤其是瀕臨北海的東弗里西亞,哪怕到了21世紀,依然是地廣人稀,到處遍布著原始森林與溪流沼澤的自然之地。
事實上,普魯士國王以半賣半送的價格,給予魯爾大公國在萊茵河與威悉河之間的幾片飛地,包括馬克伯爵領、東弗里西亞、克萊沃、明登、林根與拉文斯堡等地,這些都是腓特烈大帝、威廉二世與霍恩索倫家族長期嫌棄的,充斥著森林、沼澤、鹽堿地與亂石崗的蠻荒之地,也不過四五干平方公里;而其他的3.2萬平方公里,少部分暫時處于法軍的直接占領下,另外大部分還屬于中部各德意志邦國的領土。
此刻,完成第三次瓜分波蘭的普魯士王國,已經擁有了3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以及九百多萬的人口。比起西部那遠離普魯士本土,屬于鳥不拉屎,人煙稀少,又相互割裂的幾片飛地,威廉二世更樂意“馴化”東歐平原之上,作為西斯拉夫民族的波蘭人。
畢竟,在與勃蘭登堡合并之前的普魯士公國,本身就是一個以西斯拉夫民族為主體的國家,與波蘭的差異,只是在路德宗(新教)與天主教方面。
……
離開斯特拉斯堡,安德魯陪同兩個使團走了兩天的路程,最后止步于科布倫茨,那是他需要在這里主持摩澤爾軍團、美因茨軍團與萊茵軍團,三個軍團合并,繼而成立上萊茵集團軍與下萊茵集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