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當下的情況,安德魯并不打算實施,至少不是立刻實施。
畢竟,征兵對任何公民來說都是不愉快的體驗。由于前景悲慘,大部分平民都竭力想要逃避兵役,而最常見的方法是開小差。
有些潛在的法國新兵試圖通過避免注冊登記的方式回避,但對那些已經被征召之人,最佳逃亡機會在前往兵站的途中,畢竟他們對當地很熟悉。在戰事激烈的1793年下半年到1794年上半年之間,安德魯曾估計,全法國的三分之一的逃兵剛被征召便開了小差。
從1794年6月延續到1796年的這一期間內,法國連續打敗反法同盟的軍隊,還接二連三的征服了比利時,荷蘭與萊茵蘭地區,一連串的軍事上的偉大勝利,以及施加給官兵身上的榮耀和財富,都促使法國本土的逃兵率大大的降低,有的地區甚至僅為1%。
不過在安德魯看來,那一份“儒爾當法”,準確的叫法應該是修改之后的“共和國兵役法”會在兩三年內,予以最終確定。
為了提升參軍的積極性,大幅度減少逃兵率,安德魯除了延續熱月政-府時期以來的大部分處罰與獎勵政策外,還在不斷提升士兵的待遇,關鍵一點就是軍餉全部以現金結算,提前放棄了那種持續貶值的指券。
另一方面,安德魯已效仿拿破侖時期的一個重要做法,他委托藝術家達維,準備重新設計共和國-軍隊的軍服。既然共和國已經擺脫了雅各賓派的恐怖時期,傳統的藍色制服也應該有所變化。
毫無疑問的,一襲惹人眼球的漂亮軍服,能夠大大提升軍人的榮譽感與自豪感,不僅讓士兵容易吸引異性的目光,還能引誘年輕人來參軍。一份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入伍者承認,擁有一身漂亮的軍裝,才是他們選擇參軍的重要原因所在。
不過,安德魯也不打算效仿另一時空的第一帝國那么夸張,一口氣搞出20幾套華而不實的軍服,他只是向藝術家限定了4種軍服類型:軍人常服(平日里外出軍營的穿戴)、訓練服(平時軍事訓練用的)、作戰服(根據戰場環境設計的一切為戰)、軍禮服(參加慶典表現用的),分為冬夏裝各8套。
此外,士兵與軍官的服飾設計樣式不同,而且尉官、校官與將官之間也有嚴格的區別;在軍帽方面,安德魯延續了后世法國的傳統高筒帽作為常服、軍禮服與作戰服的搭配,而貝雷帽屬于訓練服的主要搭配。
……
這一時期,安德魯依然在關注莫羅。
這位共和國的將軍認真遵循了第一執政的軍令,從阿姆斯特丹軍營出發,莫羅親自率領的巴達維亞先遣縱隊,僅用了一天時間就抵達了戰場。隨后,莫羅指揮他的八干騎兵,在五天內打了五場戰斗,而且都是大獲全勝,迅速撲滅了比利時西北方向的農民起義。等到莫羅和他的先遣縱隊收復所有失地時,其他法軍才姍姍來遲,
此戰,莫羅不僅殲滅了弗拉芒人的臨時武裝力量,俘獲了絕大部分反叛軍的高層,還逮捕了一些來不及逃跑的英國間諜。依照督政-府的指示,但凡有貴族流亡軍參與叛亂,一律交給憲兵隊處決。
另一時空中,弗拉芒人在英國間諜煽動下,發動的這一輪農民起義,曾整整持續了2到3個月之久,幾乎將昔日富裕的北弗蘭德平原夷為平地,后續花了五六年的時間,這才慢慢恢復元氣。
在出征前,總參謀長貝爾蒂埃曾建議安德魯統帥,將巴達維亞軍團的總指揮莫羅,與瑞士軍團的司令儒爾當將軍,進行一番輪換,不過這一建議立刻被第一執政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