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得到示警的法軍士兵反應過來。炮兵們首先向天空持續發射了幾枚燃燒彈,在漆黑的夜空中劃出的一道道亮光,將偷襲者的身影顯露無遺,成為負責警戒炮兵陣地的來復槍連隊的精準打擊目標。
幾分鐘后,等到法軍炮手準備換上第二輪霰彈時,前沿陣地上只留下敵人的密密麻麻的尸體,或是重傷者在臨死前的痛苦呻吟。
黎明過后,天色開啟。
負責圍城戰的法軍指揮官,米歇爾·內伊準將,向多森海姆要塞派出了第三波勸降信使,希望守軍指揮官在經過昨晚的失敗偷襲后,能變得理智一點,繼而繳械投降,結束這場不必要的殺戮。
然而,敵軍指揮官很是固執的第三次拒絕了法軍的勸降,從此時開始,法軍理論上可以肆無忌憚的加以攻擊。即便日后守軍主動提出投降,作為進攻一方的內伊將軍也不用加以理會了。
從地理上看,多森海姆要塞位于內卡河北岸,與南面的海德堡一道,扼守著從曼海姆通向德意志腹地的東西方交通要道。
所以,上萊茵集團想要借助內卡河逆流而上,以及河谷兩岸的道路,就必須拿下多森海姆與海德堡。至少也是其中一個。
海德堡是一座人口稠密的城市,還是普法爾茨選侯國的臨時首都,一旦實施強行攻城,不可避免會造成一些無辜平民傷亡。除了政治外交上的影響外,也會給上萊茵集團的后繼進攻,造成一些麻煩。
基于此,第七軍軍長勒費弗爾這才要求實施圍城的指揮官內伊將軍,務必拿下多森海姆要塞。與此同時,這座堅固要塞里面只有兩干多名德意志軍人,并沒有其他平民的存在。
然而,令內伊趕到有些困惑的,是軍長勒費弗爾居然并沒有規定攻占多森海姆要塞的最后期限。即便是內伊向長官再三確認,勒費弗爾軍長只是含糊其辭的回應說,讓他稍安勿躁,等候命令。
事實上,勒費弗爾也不清楚如何限定時間表,那是他收到了頂頭上司佩里尼翁將軍的命令,后者告訴第六軍軍長,這是安德魯統帥的要求。至于為什么,估計誰也不知道。
就在多森海姆要塞第三次拒絕投降的第三天上午,已經晉升一級的夏塞波中校,帶著巴黎軍械所的一群工程師乘坐一艘蒸汽輪船,在多森海姆要塞附近的內卡河北岸登陸。
很快,一行人在憲兵隊的護送下,直接來到內伊將軍的戰地指揮部。夏塞波中校向戰地指揮官出具了安德魯統帥簽發的命令。
而在兩小時之前,內伊也先后收到了兩位上司,上萊茵集團總指揮佩里尼翁將軍,以及第六軍軍長勒費弗爾將軍的命令,要求他務必配合夏塞波中校完成一項秘密任務。
“中校,我可以詢問一下,你們即將執行的是一項什么性質的任務?”內伊對著帶隊的夏塞波試探性問了一句。
“抱歉將軍,我們無可奉告。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直接向位于蘭道大本營的統帥部詢問。”夏塞波中校冷冰冰的回應道。
盡管內伊的主動性一貫很強,有時候還過于魯莽和沖動,但絕不是拿著自己前途開玩笑的人。很快,內伊就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夏塞波中校身后,幾個由橡膠制成的密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