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蒸汽船下到北岸之后,安德魯第一時間里就留意到拉雷設計的這種傷兵轉運系統。
那是傷兵們撤離了戰場,借助醫療運輸船來到拉登堡,前往戰地醫院進行第一步醫治時,無需再忍受最后兩公里顛簸路程,而是可以舒舒服服的躺在鐵制軌道的馬拉醫護車里,15到20分鐘后直接送進手術室。
這種軌道馬車雖然時速不過6公里,比起普通人的步行也快不了多少,但勝在安全平穩,可以保證傷兵在運輸船上包扎的傷口不會再度崩裂。
在拉雷的建議下,安德魯興致勃勃的親自體驗了這種“馬拉軌道車”。等到兩人上車之后,副官薩瓦里少校卻守在車廂外,將現場的所有人,包括克魯茲護士都攔在外面,顯然執政官與拉雷軍醫官之間有機密交談。
不多時,第一執政已經注意到馬車下的那一道道鐵軌,在兩側有不少裂痕,其原料明顯屬于普通的生鐵,并非鑄鐵(含碳量在2%以上的鐵碳合金),便隨口詢問它們的來歷。
拉雷解釋說:“幾年前,拉登堡的西北就有一座小型煤礦,于是有人鋪設了這條鐵軌,開始向停泊內卡河的船只運送煤炭。不過很可惜,煤礦僅僅挖了三年左右就挖空了,整個礦區也隨即廢棄。盡管煤礦的鐵軌遺失不少,但留下來的鐵軌,也足以從內卡河碼頭鋪設到男爵莊園的兩公里距離。”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拉登堡居然存在有煤礦,這讓安德魯心中一喜,盡管大概率屬于那種熱值低,水分高,揮發分高的褐煤。但由于隨著戰線的繼續東移,往返于萊茵河、內卡河、美因河上的蒸汽船已經超過了數十艘,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煤炭充當蒸汽機的動力來源。
為此,法軍的后勤部門不得不從三百多公里外的特里爾煤礦,借助摩澤爾河-萊茵河-內卡河的聯合航運,向曼海姆、海德堡,法軍沿途軍需與后勤保障基地,運送煤炭資源,卻大大提升了動力燃煤的成本。
如今,如果能恢復拉登堡煤礦的生產,勢必可以節省很多費用,還能借助附近的多條河道,向德意志地區賣出多余的煤礦,獲得的資金繼續為這場戰爭服務。
在后世,德國的煤礦主要分布于占據70%的北德意志地區(也就是著名的魯爾工業區,出產優質的硬煤);而剩下的,就是萊茵蘭的亞琛(與比利時交界)、薩爾(與盧森堡和法國的交界)兩大煤礦產區,占據了20%左右份額。
盡管拉雷曾敘述拉登堡的煤礦資源是在3年前被挖空了,但以“懂王”的豐富知識儲備,他壓根就不相信這個謠傳,大概率是當地居民的技術條件有線,沒能抽空聚集在礦洞里面的大量積水,從而導致無法繼續采礦。至于的解決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要一臺瓦特蒸汽抽水機就可以了。
想到這里,安德魯隨即就在馬車上寫了一份密函,等到署名后,他從車窗遞給了守在外面的薩瓦里副官,示意對方派人將密函交給位于科布倫茨的大本營的總參謀部,讓貝爾蒂埃立刻委托兩名地質工程師,前來勘測位于拉登堡附近的一座廢棄煤礦。
處理了一場意外驚喜,安德魯親自交代給軍醫官一項特別任務。
“一周內,也就是5月5日之前,你被授權從上萊茵集團的各個野戰醫院里,挑選30名主治醫師和50名助理醫師,以及百余名有經驗的護士,組織一個大型野戰醫院,承擔至少6萬官兵的前線戰地醫療保障。當然,為了掩飾這一行動,統帥部會對外發布一項通知,宣稱是組織各軍的部分醫師,前往拉登堡野戰醫院進行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