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受到了大突擊軍團在烏爾姆戰役中輝煌戰果的刺激,拿破侖在法軍突破奧軍把守的明西奧河防線后,就命令軍團主力部隊全力追擊北逃的奧軍統帥博厄利,及其殘部。
然而,高聳崎嶇的阿爾卑斯山,以及奧軍后衛部隊的激烈阻擊,導致拿破侖圍而殲之的希望落空了。
當看到最后一名奧地利士兵的身影,逐漸消失于通向蒂羅爾的山谷時,拿破侖隨即將馬塞納的前衛軍一部留在了北方,駐防通向山區的各個隘口,他本人則帶領法軍主力南下,試圖一舉攻下曼圖亞要塞。
曼圖亞要塞位于波河和明喬河交匯處,地形險要,工事堅固,可屯數萬之眾,有“意大利鎖匙”之稱。
早在士倫軍團服役期間,拿破侖就非常清楚曼圖亞要塞的軍事價值。為此,這位意大利軍團的司令官還在自己的筆記上做了詳細的記錄:
“曼圖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它的地理位置具有極大的戰略性,北面是阿爾卑斯山脈,南部是亞平寧山脈,西側是倫巴第平原,而東面屬于威尼斯共和國的繁華城市群。一百多年以來,曼圖亞一直都是奧地利人在北意大利軍事戰略的基石……
在米蘭與倫巴第被我軍占領之后,曼圖亞隨即成為了奧軍在意大利的唯一重要基點。博厄利要求迪亞洛雷勢在必守,以阻扼法軍。而同樣的,一旦我們成功占領了曼圖亞要塞,將徹底控制整個富庶的北意大利地區,繼而打通前往德奧之路,或是向南進攻教皇國與那不勒斯,為法蘭西和官兵們謀取更多的福利。”
盡管在數天前,拿破侖接受了安德魯統帥的建議,即針對曼圖亞要塞,實施“圍城打援”的戰略戰術,消滅奧地利遠征軍的有生力量。
然而轉眼間,意大利軍團的司令官卻改變了主意,他認為遠在干里之外的安德魯執政官的那份建議,并非統帥部正式下達的軍令。因此他有權力更改與確定新的作戰任務。
包括參謀長格魯希在內的其他將軍,見勸說無效,也不再多說什么,只能等到已前往斯特拉斯堡,準備向統帥部述職的軍團特派員塔里安,返回意大利軍團再做商議。
原本,回國述職的應該是拿破侖本人,然而意大利的戰爭依然在繼續中,身為軍團總指揮的他的確走不開。基于此,特派員塔里安便主動請纓,擔當了這一使命。
雖說,塔里安與安德魯之間有過很大的政治隔閡;為此,前者還被后者剔除出救國委員會,被迫遠離政治核心。
不過,二人的私下情誼還是存在的。
一方面,是塔里安習慣于貪圖安逸的生活,并沒有什么政治野心,為人也比較豁達;另一方面,安德魯也很感激塔里安在他發跡之前,對自己的諸多幫助。所以,塔里安也是安德魯僅有的幾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