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富爾頓看來,由于艦船的最大舷寬達到了17米,會導致適航能力差,無法應對惡劣海況。隨即減少了1.5米艦寬。
好在安德魯也不打算讓實驗性質的“共和國號”蒸汽披甲艦成為一艘遠洋戰艦,它的打擊目標就是海峽對岸的英國本土艦隊。
此外,固執的法蘭西執政官拒絕使用風帆和蒸汽機的混合動力,要求富爾頓徹底砍掉“共和國號”上的風帆,只能使用蒸汽動力。
因此,富爾頓只好耐心等待法蘭西科學院蒸汽機器研究所在一年之后,完成功率超過5干馬力的艦載蒸汽發動機。
需要說明的,航行于多瑙河上的蒸汽炮艇,其最大功率也不過300馬力。當然,大部分內河蒸汽船都是在100到200馬力之間,長30到80米,寬4到9米,排水量200到500噸左右。
富爾頓在薩瓦里轉交給安德魯的書信中宣稱:“共和國號”的建造需要18個月,下水舾裝4個月,再加上包括火炮與彈藥等方面的綜合測試2個月,合計24個月,也就是整整兩年的時間。
這一期間,富爾頓還要一遍又一遍的祈禱,莫頓基地能夠在1798年之前,順利完成那個5干馬力的大功率蒸汽機的全部建造工作,否則“共和國號”的下水時間還要無限制的延長。
對此,安德魯沒有太多理會造船工程師的擔憂,那是“共和國號”披甲艦參照的兩個藍本,無論是法國的“光榮號”,還是英國的“勇士號”,都是另一時空活生生的成功案例。
為了籌集“共和國號”的建造資金,這位督政-府的第一執政一口氣砍掉了法國海軍在未來五年差不多一半的戰艦方案。只是為了積蓄足夠的資金,去籌辦這類劃時代意義的鐵甲艦。
此外,保留的建艦方案中超過六成的風帆戰艦,卻是給航行于大西洋與印度洋一帶,分別由里舍里將軍與敘爾庫夫將軍指揮的法國私掠艦隊準備的。最后剩下的40%,才屬于法國本土艦隊。
沒辦法,誰讓這兩支私掠艦隊取得的戰績,遠遠大于法國本土的地中海艦隊和海峽艦隊。
在安德魯看來,反正風帆時代的法國戰艦,壓根就干不過英國佬。即便是耗費無數金錢,與西班牙人合作搞出一個龐大的“無敵艦隊”,最終也無非是給納爾遜和英國海軍送去人頭。還不如拋棄陳舊的老東西,直接攀登科技樹,借助科技優勢來打壓英國人。
毫無疑問,執政官的這種一意孤行,嚴重挫傷了法國本土海軍官兵的自尊心,以至于很多軍官致信給海軍部長維爾納夫,要求他督促執政官改弦更張,恢復并加大對法國本土艦隊的投入。
好在海軍部部長維爾納夫,是一個熱愛和平,不愛惹事,老老實實服從法蘭西執政官任何指令的“辦公室將軍”。因此對于下屬艦隊官兵的抱怨,除了難以兌現的承諾和安撫外,然后就是選擇了無視。
而這,也是安德魯遲遲沒有撤銷維爾納夫海軍部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