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什么常性的旺代居民遲早會感到厭倦,當他們看到自己辛苦一年的收入的50%要疲于供養這些教士時,自然會拋棄他們。因為在南特,城市民眾僅有3-5%的收入用于各種宗教事務。”。
實際情況,正如奧什所預料的那般,越來越多的旺代鄉間農民在總督府的各種政治與經濟誘惑下,開始舉家搬遷到南特等城市,生活在政府提供的廉價安-置房里,以打工為生。盡管日子過的很辛苦,但收入卻是農村時期的5倍以上。
不僅如此,總督府還執行了大巴黎地區才會享受的福利待遇。那是在南特、翁熱、圖爾與紹萊等城市,共和國政-府為新居民的孩童提供了免費入學的機會,以及每個學生每天一杯牛奶和一頓午餐。
9月初,在寫給昔日軍中同僚,現如今議會上院議長的康克洛的信中,奧什得意洋洋的宣稱:西方軍團麾下的5萬人,居然在10個月的時間,干完了共和國的20萬大軍,在30個月沒能干好的平叛工作,成功將大量農民搬到各個城市,加以安撫。
兩周后,奧什收到了康克洛的回信。而在信中,老帥哥議長很不客氣的批評了奧什那忘乎所以的炫耀做派。
“請你記住,我的朋友!你與之前的比利時總督塔里安,萊茵蘭總督富歇都不一樣,因為你是一位掌握著一個軍團的將軍總督!”
康克洛一針見血的指出,如果沒有執政官在旺代與布列塔尼提前打下的政治與軍事基礎,以及督政-府對南特總督府的特別庇護,“你奧什,早就遭遇到議會下院議員們的彈劾,黯然下臺。”
在最后,康克洛建議奧什主動修補與第一執政官的良好關系,并及時提出希望能離開南特總督府,愿意擔當前線指揮官的想法。
奧什對此也是從諫如流,于是就有了安排絮歇回到巴黎述職,覲見安德魯的那一幕。
至于安德魯,對于奧什還是非常放心的。
畢竟,另一時空中的奧什一直都是督政-府執政官眼中的“乖寶寶”,無論什么臟活、重活、累活都愿意去做,而且很少有怨言。
與之相比,自持功高蓋主而屢次違背督政-府命令的拿破侖,可以用囂張跋扈來形容,完全可以被槍斃三次以上。
基于各種政治與軍事因素的考慮,安德魯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干出“焚琴煮鶴”,“陷害共和國英雄”的事情。
因此,第一執政官才選擇了督戰意大利。無他,安德魯有意無意的想要削弱拿破侖在意大利的軍事成就。
自從1794年6月以來,安德魯就始終頭頂著“勝利光環”。無論是在北方軍團與比利時戰場,還是進攻南方的伊比利斯半島(加泰羅尼亞地區),或是指揮西部的旺達與布列塔尼平叛,以及親自督戰的中南德意志戰場,無一不是法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所以,即便是安德魯待在大后方的尼斯,終日享受意大利美人的溫柔鄉,巴黎政客與全法國的民眾依然會認定:第一執政安德魯才是贏得意大利戰爭的第一人。
至于意大利軍團的司令官,拿破侖-波拿巴將軍,他不過是一位比較優秀的指揮官,僅此而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