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安德魯對于出產豐富的蒂羅爾有沒有想法,當然有,只是降服蒂羅爾的成本太高,即便是能通過當地的金銀礦產,獲取相當大的收益,但其性價比依然顯得很不劃算。
簡單兩個字:雞肋!
作為后來人,安德魯深知鋼鐵才是國家;至于金銀,不過是數量稀少的貴金屬罷了。西班牙的衰落,就是前車之鑒。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日不落帝國,居然將大半國力用于保衛與開采墨西哥金銀礦,不停的把裝載著價值連城金錠、銀錠的蓋倫大寶船運到歐洲,非但沒能提升西班牙的綜合實力,最終還是便宜了海盜出身的英國人。
此外,蒂羅爾民眾的反抗意識很強。在16世紀的德意志農民戰爭中,蓋斯邁爾領導的蒂羅爾礦工起義,也是這一場聲勢浩大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大起義平息后的兩百多年里,礦工們依然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時不時的相互組織起來,與礦主,與領主,與哈布斯堡斗爭。
另一時空的第一帝國時代,拿皇在1812年開始征俄戰爭前,整個德意志地區,反抗法軍規模最大的民眾自發起義,就在蒂羅爾。
也是上述原因,安德魯對于這個燙手山芋興趣不大,而且他不屑于勞力費神的開采金銀礦,而是專注于打劫暴發戶,哦不對,措辭不太適合,應該是專注于近代工業化,促進獲取金銀貴金屬的商業發展。
當聽到巴伐利亞君主和王儲,以吞并蒂羅爾地區作為加入親法同盟的條件時,安德魯也僅僅是提了幾個看似“微不足道”的交易條件。
在征求慕尼黑王宮的意見后,巴伐利亞特使就非常爽快的答應下來,雙方隨即將蒂羅爾問題,正式列入了兩國密約之中。
比如說,這一次進攻蒂羅爾的南北兩路大軍,巴伐利亞公國不僅要負責后勤軍需補給,還要允許法國、巴登和符騰堡三盟友在蒂羅爾礦區獲取一定數量的金銀錠,充作補償。
……
在1796年11月的大部分時間內,俄羅斯帝國的政治核心,群龍無首的圣彼得堡一直處于極度混亂狀態。
也是在這一非常時期,奧地利外交大臣圖古特男爵也趕到圣彼得堡,他在苦苦哀求俄國樞密院遵守俄奧兩國簽訂的《同盟協定》,出兵保護奧地利不受法蘭西共和國及其盟友的武裝侵犯。
那是兩個月前,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寫給弗蘭茨二世的書信中,曾信誓旦旦的表示,由蘇沃洛夫元帥擔當司令官的10萬俄國遠征軍已在集結中,12月之前就會進入奧地利,協助哈布斯堡抵抗法軍。
直至今日,這份出兵援助奧地利盟友的軍事方案,因為女沙皇的突然病逝,而被樞密院的官僚們束之高閣,且不做任何批示。
在很多目光短淺的俄國貴族看來,只要西面的戰火燒不到國境線的涅曼河,大可以置之不理,一切必須等待俄國新君主的出現。
與歷史一樣,在保羅一世成為俄國事實上的君主后,他在舉國上下掀起一陣反攻倒算的熱潮。凡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生前喜歡的,他全部加以反對。
就在他掌握帝國大權的第一周,便將原本就不得人心的彼得三世的靈柩從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墓穴中挖出來,裝飾上皇權標志,隆重護送至冬宮,同葉卡特琳娜二世的靈柩并排安放在一起。那是保羅一世要讓他“父親”的幽靈在時隔35年后,與剛去陰間的母親相聚。
不僅如此,保羅一世對過去的宿敵,或是葉卡特琳娜二世寵幸的人,只要活著,他一概殘酷迫害,無情打擊。
曾參與過彼得三世謀殺案的阿列克謝·奧爾洛夫伯爵,即便年事已高也被迫離開病床,參與到搬運已故沙皇彼得三世通向冬宮墓地的沉重棺木;
對于死了的女皇黨人,保羅一世同樣也不會饒過,例如傳說中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秘密丈夫波將金,就遭到掘墳拋尸的瘋狂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