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普占的“波蘭走廊”,以及俄占區什么的,波蘭人就暫時不要考慮太多了。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法普同盟與法俄友好,都將是法國對外關系的兩個主旋律。
下一步,就是延續之前安德魯擬定好的策略:徹底肢解哈布斯堡帝國的領地。其最低程度,也是要波西米亞(捷克)、匈牙利與奧地利徹底分裂,最大程度的削弱奧地利和哈布斯堡的戰爭潛力。
這其中,促使匈牙利從哈布斯堡帝國中獨立,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
公元896年,匈奴化的馬扎爾人開始從烏拉爾山西麓和伏爾加河灣一帶移居多瑙河盆地。
公元1000年,匈牙利大公伊什特萬一世在匈牙利推行天主教,并獲天主教教皇加冕,成為匈牙利第一位國王。
1526年,奧斯曼土耳其入侵,匈牙利國家解體,分裂成三個部分,分別由奧斯曼帝國、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埃爾代伊大公國統治。
1699年,奧斯曼帝國與哈布斯堡王朝簽訂《卡洛維茨和約》,放棄匈牙利的統治權,匈牙利結束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時期,又落入哈布斯堡王朝之手。
不過,匈牙利貴族并不甘心國家被哈布斯堡兼并,開始積極抗爭,以武力方式爭取匈牙利民族獨立。拉科齊就是這場起義的重要領導人。
拉科齊·費倫茨出生于匈牙利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民族英雄。在國家陷落后,拉科齊作為俘虜,被帶到維也納。
由于拉科齊的出身,以及他在哈布斯堡王朝一定的地位,拉科齊被匈牙利貴族們視為匈牙利民族的代表。
當匈牙利貴族掀起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叛亂時,他們要求拉科齊擔任起義軍的領袖。1703年,在貴族們的屢次要求下,27歲的拉科齊偷偷地回到了匈牙利。
很快,受到鼓舞的匈牙利起義軍從哈布斯堡軍隊手中奪取了一系列重要城市,一直進軍到瓦格河畔,幾乎解放了整個匈牙利王國的故土。
1705年,拉科齊·費倫茨召開匈牙利國會,在會上他被選舉為匈牙利大公,并宣布成立匈牙利聯邦。
其后,匈牙利與哈布斯堡王朝之間的拉鋸戰持續了好幾年。期間,起義軍的陣營發生分裂,拉科齊的威望急轉直下。哈布斯堡趁機對匈牙利發起反攻,接連奪去了許多重要的城市。
1711年,見勢不妙的部分匈牙利貴族乘拉科齊出國求助之機,私下同哈布斯堡王朝締結《索特馬爾和約》,再次屈服于哈布斯堡的統治。隨著大部分匈牙利貴族最終接受了《索特馬爾和約》,致使這場起義以徹底失敗宣告結束。
然而,拉科齊拒絕承認這份賣國和約,開始頻繁流亡于波蘭、俄國、法國等地。1717年起定居奧斯曼帝國。1735年,60歲的拉科齊在伊斯坦布爾以西的泰基爾達逝世。
去年,當安德魯決定要徹底解決哈布斯堡帝國之際,就命令駐伊斯坦布爾大使派人前往泰基爾達,尋找那位正統的匈牙利大公,拉科齊·費倫茨的后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