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夜的狂風,北海那陰沉的天氣開始變化,納爾遜和他的遠征艦隊看見了日德蘭半島的最北端,伸入北海的長臂斯卡恩角。
日德蘭半島的形狀就像從歐洲大陸“飄”出來一樣。北部的沙灘和中部的湖泊,到處可見冰河時代形成的遺跡。
日德蘭半島南部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西部是起伏低緩的冰水沉積平原,北海沿岸有著寬闊的沙灘,沙丘上長著低矮的灌木。中部到處是沼澤地、湖泊和突起丘陵地。而在東海岸沒有直接受到強風浪的沖擊,保護得很好,所以形成許多深灣和優良港口。
整個日德蘭半島在地理上是丹麥心臟地區,西蘭島的外緣,這里資源貧乏,除了少量的褐煤外,幾乎一無所有。
丹麥王國的首都哥本哈根,以及該國近半數人口都集中于扼守厄勒海峽的西蘭島上。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英國遠征艦隊在卡斯卡特海峽一處海島,也就是距離瑞典赫加奈斯以北20多公里的位置拋錨。
依照司令官帕克上將的要求,在和平努力結束前,英國海軍才會強行穿越厄勒海峽,并向哥本哈根發起“自衛性質的攻擊”。
三天之后,擔當英國特使的尼古拉斯·范西塔特爵士登上了遠征艦隊的旗艦“倫敦號”,并在第一時間向帕克司令官通報了,他與丹麥攝政王儲最后的交涉結果:“那個剛愎自用的王儲殿下拒絕了英國方面的一切合理要求”。
也是從這一刻開始,英國與丹麥的戰爭正式進入倒計時。
很快,作為艦隊副司令的納爾遜接到了帕克上將的通知,讓他立刻前往旗艦“倫敦”號上,參加一場只有將軍才能參加的高級軍官會議。
對此,納爾遜顯得非常高興,那是事情的發展和他預期那般,果斷的軍事行動將替代保守的外交方式,來解決棘手的問題。
他對著身邊的哈利艦長開心說道:“我的朋友,我們肯定是要打仗了。希望等我重新回到圣喬治號的時候,就將是英國引以自豪日子的開始。”
然而,真實的情況卻令納爾遜感覺有些頭疼。
“倫敦”號上的將官會議一開始,整個會場上的氣氛顯得非常嚴肅。擔當外交特使的尼古拉斯·范西塔特爵士為與會的將軍們,詳細描繪了厄勒海峽與哥本哈根堅固防務的圖畫。
在18世紀晚期,人們普遍認為戰船不可攻擊炮火猛烈,部署位置有利的火炮陣地,因此使帕克和其他與會者感到憂郁。
在經歷了短暫氣餒后,納爾遜馬上決定給會議注入熱情和勇氣,開始詢問范西塔特有關丹麥艦隊的部署情況。
在得知丹麥人已把自己的主力戰艦放在艦隊前部之后,立即建議英軍對丹麥艦隊尾部發動突襲。他指出在任何情況下,戰艦投入戰斗越快就越好。哪怕遠征艦隊在此耽擱一刻,就會給予丹麥人更多的機會去加強其防務,使其戰艦嚴陣以待。
在結束會議后,納爾遜請求與帕克上將的單獨會面,那是他需要時間來詳細陳述自己的選擇方案,給一位猶豫不決的司令官打打氣。
兩人私下會晤的最初,桀驁不遜的單臂獨眼龍對帕克爵士表現得非常尊敬,其謙遜恭敬的做派,堪比他面對恩師胡德上將,那種頂禮膜拜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