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原方案的伏擊點的選擇與時機非常不合適。
在厄勒海峽的最狹窄處作為襲擊點,看似合理妥當,但實則不然。那是因為英國海軍官兵的素質極高,哪怕是在面對突然襲擊時,也能夠在狹窄海域內實施機動規避,逃離來自天空的襲擊。
特斯特認為要保證計劃的成功,就必須保證兩個前提,一是需要英國艦隊與丹麥軍隊交火中,打前者一個措手不及;二是,最好是讓英國艦船陷入淺灘,導致其無法實施戰術機動。
最后一點,將發射點全部設置在瑞典一側,不合理。
盡管瑞典是波羅的海各國中,最傾向英國人的國家。估計在未來的哥本哈根之戰中,也處于偏向英國的中立立場。然而,沿著瑞典一側海岸線前行的英國海軍,也絕不會為此放棄必要的警惕性。
加之厄勒海峽一帶,原本就是瑞典海軍與陸軍的重點防御區域(主要是為了對抗丹麥),法軍少許隊員滲透不難,但要攜帶大批物質建立“洛基火箭彈”的發射基地,就有提前暴露的危險。
所以,特斯特建議應該多考慮丹麥這一側的地域,尤其是無人海島,并借助一些廢棄船只的甲板來建立火箭的發射平臺。
不久,特斯特中校的這份建議書,通過弗恩上校,借助軍情局的秘密通道,很快轉交到安德魯那里。
在詢問了多位專家,并詳細考慮了24小時后,這位最高統帥最終接受了特斯特的全盤建議,并任命后者擬定一份確實可行的作戰方案,即“野蠻人2號方案”。
對此,安德魯提出的一個最低作戰目標,就是要消滅英國遠征艦隊中,至少5艘以上的一二三級戰列艦;此外,還有四級、五級的巡洋艦,以及普通巡邏炮艇在內的其他艦船7艘,合計12艘軍艦。
安德魯之所以提出這個標準,那是執政官依照著一種“樸素”的,投入與產出比總體原則。
單單制作那3500枚“洛基火箭彈”的費用,以及在實操過程中的各種消耗,其成本就超過了60萬法郎,加之一年多來的各種秘密經費,總體費用高達100萬法郎,
依照1:10的標準,英國遠征艦隊的艦船損失就必須超過1000萬法郎。雖然說安德魯院士的數學能力不怎么樣,但要算一筆經濟賬,對他來說依然是手到擒來的輕松事情。
18世紀,一艘風帆戰列艦的平均費用大約為6萬英鎊(其中一級戰列艦建造費高達10萬英鎊),而5艘戰艦列就為30萬英鎊;四級和五級巡航艦,以及普通炮艇,它們的平均價格為2萬英鎊左右(最高4萬英鎊,最低1萬英鎊),6艘為12萬英鎊,合計42萬英鎊,總體算下來1050萬法郎。
安德魯在下達給特斯特的命令,一旦完成上述任務,他便可以晉升上校,如果任務超額完成,擢升海軍準將也不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由于自信心爆棚的特斯特很是大膽的推翻了安德魯執政官親自擬定的方案。因此一旦完不成任務,他必然也要受到相應的處罰。很可能會被第二次趕回老家種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