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作為密封圈的硫化橡膠,作為傳動軸的優質碳素鋼,等技術,一直處于法國-軍方的嚴格管控下。盡管英國工程師已在這方面耗費了半年多的時間,但始終沒有大的進展。
……
貢比涅森林區的魯瓦鎮,這是一個古老而年輕的小鎮。
說到古老,那是魯瓦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凱撒大帝對滅亡的高盧王國殘余勢力的征伐。
其后,魯瓦鎮與相隔不遠的莫頓鎮一樣,在數十年前經歷了一場大瘟疫。所有的幸存者在埋葬了他們的親人后,便離開了這片“詛咒之地”,搬遷到法屬尼德蘭(今里爾一帶),很快此地就淪為“鬼城”。
談及年輕,那是從去年開始,法國督政-府批準法蘭西科學院將這座荒廢的小鎮,以及魯瓦鎮為中心的周邊十多公里范圍的土地、森林與河流,劃撥為科學院生物與醫學方向的研究基地。
而在半年前,安德魯以法蘭西科學院生物醫學部主管院士的身份,給予這個基地一份研發清單,這其中就包括針對熱帶、亞熱帶與沙漠氣候地區,研制預防與治療瘧疾的特效藥。
當然了,“懂王”安德魯在以元素周期表代表的現代化學體系完成之前,絕不會讓手下的科學家與醫生們耗費大量的時間,在成千上萬種的礦物,植物,以及動物身上“胡亂碰運氣”。
于是,他明言17世紀的西班牙殖民者,曾經在南美的玻利維亞和秘魯等地,發現了一種叫做金雞納的神奇樹種。
當地土著人用這種金雞納樹的樹皮碾成粉末口服,就可以治療叢林瘧疾,而且治愈效果非常不錯。
在其后的很長時間里,西班牙殖民者都將金雞納樹列為限制外運物質。即便是安德魯借助了西班牙首相戈多伊的關系,依然受限于該死的配額制。在這一年多來,法國僅從玻利維亞和秘魯那里,購買了大約2噸左右的金雞納樹樹皮。
依照安德魯的德行,這種好東西從不會受制于人。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在法屬圭亞那地區,除了成片的橡膠木外,也在廣泛種植這種從玻利維亞和秘魯等地,偷運而來的金雞納樹苗。
預計等到1798年,也就是埃及遠征軍出征之前,法屬圭亞那那邊每年就可以收割到成百噸的金雞納樹皮。
盡管金雞納樹皮的粉末的確是對瘧疾很有效,但其副作用也非常明顯,包括腹痛、腹瀉、嘔吐,頭疼等,嚴重者可以出現意識障礙而表現為昏迷。
于是,需要對金雞納粉末進行科學提純,剔除無效與有毒的成分,降低其副作用。另外,提純之后的奎寧(金雞納霜),可以針對不同患者,實施不同的藥劑量,做到對癥下藥,對人下藥。
與合成水楊酸相似,再有了“偉大的指路明燈”安德魯-弗蘭克院士的引導,生物院中一位名叫皮埃爾·佩爾蒂埃的化學家,帶領了一個團隊,很快就在實驗室里完成了從金雞納樹皮到奎寧的研制工作。
佩爾蒂埃團隊的做法,就是將金雞納樹的樹皮或根皮去雜,干燥,粉碎后與堿石灰混合均勻。再用石油醚(一種淡黃色類似煤油的物質)反復抽提,合并提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