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危險,來自駐防在阿姆斯特朗的法國巴達維亞軍團。不同于荷蘭平等派的民兵,駐防荷蘭的法國-軍隊都是職業化老兵,作戰經驗豐富,英國人也曾在他們面前吃過不少苦頭。一旦讓法國將軍占據了阿姆斯特丹城防要塞的指揮權,聯軍很難在短期內攻克這座非常重要的城市。
但很快,英國情報部門連同逃亡到英國避難的荷蘭貴族,協助艦隊司令官妥善解決了上述三個問題。
首先,巴達維亞執政官丹德爾斯聽聞海軍即將發生叛亂的傳言后,直接派兵逮捕了殘存艦隊中,所有艦長、艦隊司令、軍需官與參謀長在內的中高級指揮官,而3千名水手則派駐各個岸防要塞,至于那11艘荷蘭艦船,也被封存于運河水道里面。
盡管奧蘭治親王威廉五世對此很是遺憾,那是他已經花費了大量金幣,說動了好幾位艦長及艦隊指揮官來英國投奔自己。
然而,杰維斯上將卻認為巴達維亞執政官這種“自廢武功”的做法更好,省去了他識別艦船敵我身份的大麻煩。
此外,荷蘭人裝備的軍艦非常落后,不僅噸位小,火炮不足,還不如法國-軍艦那般皮糙肉厚。對于英國海軍而言,荷蘭艦船根本就是一堆累贅,即便是賣給英國商人充當武裝商船都遭嫌棄。
對于卡蘭茨奧赫以北5公里外的海爾德要塞,奧蘭治親王的兒子,威廉·弗雷德里克帶著幾名英國情報員,乘坐一艘近海炮艇來到海爾德要塞,用5千英鎊成功收買了要塞指揮官魯斯德上校。
10月22日中午,當英國海軍的50多艘軍艦與運輸船,組成的龐大登陸艦隊,出現于海爾德要塞附近海域的時候,魯斯德上校已帶領自己的親信,以及發誓重新效忠奧蘭治親王的1千多名水手,解除了忠于共和國的2千民兵的武裝,將所有人趕到暗堡里,派人封鎖了出入口。
從下午2點到晚上10點,英國海軍整整用了8個小時,一百多艘登陸木艇,將2.5萬英國士兵和5千瑞典士兵,以及大量的軍需物質,成功送到了卡蘭茨奧赫海灘。
正如氣象專家預料的那般,本次登陸過程中,僅在上午下了一場雨,整個英吉利海峽就一直陽光充沛,風平浪靜。
登陸艦隊沒有耗費一槍一彈,而荷蘭人與海爾德要塞就升起了白旗。更為神奇的,往返艦船與沙灘的登陸艇居然沒有發生一起翻船事件。整個登陸過程,比起之前的演習還要順利幾分。
唯一的瑕疵,或是意外,發生在第二天的凌晨,海爾德要塞被看押的共和國士兵(民兵)中,有七八個俘虜趁著看守的一時疏忽,逃離了海爾德要塞。
這倒也罷了,根本無傷大雅,問題是這些逃亡的荷蘭士兵居然引爆了事先安放在多處水閘之上的炸藥,放水淹沒了周邊地區,導致聯軍不得不沿著固定且漫長的防海堤道,向阿姆斯特朗的方向推進。與此同時,步兵在戰斗狀態下,也不能成寬闊的橫隊展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