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閣下,我和我的團隊剛剛計算過了,一旦發射全部60艘的攻擊艇,在面對英國特混艦隊300門火炮的持續打擊下,再考慮到各種意外,途中的損失數應該有30到40艘之間。但如果分成兩批實施攻擊,這個損失數量將控制在15到20艘,或許會更低。”
說話的這位中校海軍軍官,名叫阿爾芒,來自法國總參謀部下屬的海軍事務部。1年前,32歲的阿爾芒上尉還在遙遠的地中海艦隊中服役,后被選入特遣隊。
作為哥本哈根海戰的英雄之一,阿爾芒和他同僚們不僅在巴黎波旁宮豐饒樓,得到了安德魯統帥的親自接見,其軍銜也連升了兩級,還如愿以償的成為“紅褲子”中的一員,開始在總參謀部任職。
從4個月前開始,阿爾芒中校奉命帶領一個海軍參謀團隊,進駐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并作為巴達維亞執政官丹德爾斯將軍的軍事顧問,與荷蘭海軍同僚一道,策劃須德海的防御戰。
“你們參謀部的意見,是什么時間適合發動進攻?”丹德爾斯問道,專業的事情讓專業人士去做,自己只是做決策。
“凌晨過后與1點之間,那個時候的東北風會減弱很多,可以保證攻擊艇的最大航速維持在15公里左右,繼而10分鐘內通過那一片死亡地帶。”阿爾芒中校所說的死亡地帶,就是300門英國艦炮覆蓋的2公里范圍。
“另外,”這位中校參謀繼續說:“我建議3艘偵查船持續對這支英國特混艦隊進行騷擾,降低英國人的警戒心。情報部門證實那位薩頓少將天性謹慎,從不冒險與主動出擊。”
“很好,阿爾芒中校,你將是行動的最高指揮官!先生們,我將在指揮部里期待你們的勝利捷報!”
這位荷蘭執政官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他接過阿爾芒中校已經擬定好的作戰方案,鄭重的在文件上簽署了自己的名字。
大約4小時之后的凌晨時分,60艘無人攻擊艇在有人駕駛下,借助夜幕的掩護,在航行到距離馬爾肯島僅有5公里的海域,隨即停了下來,繼續以怠速的方式保持蒸汽機的低速運轉,慢慢向著英國艦隊的停泊地靠近。
需要說明的,怠速時即關汽,不再排汽,此時就要打開“送風器”,送風器與廢汽噴口同軸,能有節奏地噴出少量鍋爐中的蒸汽,帶動鍋爐正常通風,使其不致熄火。
盡管怠速時的噪音比其平日里要小得多,但60艘攻擊艇的噪音合起來,也是鬧哄哄的,尤其是在寧靜的海面上。
等到距離攻擊目標僅有2.5公里的時候,前方的30艘攻擊艇的蒸汽機已經恢復到正常運作,2個水兵不停的向鍋爐里面投放煤塊。
此時此刻,添加的動力煤不再是無煙白煤,而是一種燃燒時間更長,熱值效率更大的有煙煤。
依照后世的標準,這類煙煤每公斤熱值超過了7千大卡,比起無煙煤要高出30%,關鍵是價格還要便宜很多。
至于煙煤(焦煤)將排放更多的雜質,污染蒸汽機和管道也無所謂了。反正眼下的這60艘“自殺性無人艇”都屬于一次性的。等到15到20分鐘后,它們就將與那些入侵荷蘭的英國艦隊同歸于盡。
10月26日的凌晨10分過后,被任命為攻擊艦隊指揮官的阿爾芒中校,非常有儀式感的在“小鳥號”上,掛出象征旗艦的旗幟,一旁的菲利普少校也在后甲板上打出一道燈光旗語:“以既定的戰術,開始第一輪的進攻!”
此刻,數十艘蒸汽機攻擊艇發出的巨大轟鳴聲,已經令對面的英國警鐘大作,逗留在“雷神號”的詹姆斯上校迅速跳下木艇,命令水兵向一百多米外的“前衛號”劃去。
與此同時,“雷神號”上的水兵們已在艦長威廉斯的指揮下,從吊床上爬了下來,他們迅速收拾好所有物品,然后各歸各位,在軍士長的號令聲中,將上下甲板的火炮,推到面對海域的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