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參謀長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他知道年輕的法蘭西最高統帥,將會清晰無誤的向自己傳達所有的指令要求。
所以此時此刻,貝爾蒂埃只需要用手記錄,用耳朵聽,用腦袋想就可以了。
在安德魯的敘述中,普魯士在之前的戰爭,包括七年戰爭、反法同盟戰爭中相繼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在剛剛過世的腓特烈·威廉二世在位期間,雖說普魯士的國土面積由30萬平方公里增加到87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從540萬增加到870萬。
然而,普魯士在歐洲的威望持續下降,政-府無能,財政因為減稅與浪費而一片混亂,國債高達4800萬塔勒;
然而,法蘭西這三年多來的一系列輝煌勝利,深深震撼了普魯士與霍恩索倫王朝。加之需要對東面“大波蘭”的新占領地,實施軍事強化的需要,同化那里的東斯拉夫人(波蘭人)。
最終,從1796年開始,普魯士國王接受了樞密院顧問的建議,停止了大規模的裁員,繼而重新走到了軍事擴張的道路。
預計等到明年上半年的時候,普軍的總兵力將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數量,約為25萬人,差不多有10萬的步兵,5萬騎兵,以及7千多門各種口徑和類型的火炮,包括野戰炮、山地炮與臼炮等。
但與此同時,普軍內部指揮官的守舊老化,以及青年有為的將領青黃不接的情形,卻變得日趨嚴重。
兩個月前,一名來自法國駐柏林使館武官,在他返回巴黎的一份述職報告中,便做了如下的詳細描述:
……普魯士的這種全民狂熱的自信中,幾乎沒有人注意到普魯士的軍隊早已是外強中干。
事實上,從1701年正式建國開始,普魯士就并非一個富裕的國度,這使得其財政情況并不樂觀,加上各級官吏的貪污克扣,使得投入到軍隊中的軍費和物資更加有限。
在普魯士,各級軍官不但倒賣了軍中儲備的火藥等物資,還有意招募自由散漫的無業游民進入軍隊,以此將省下的招兵費中飽私囊。
為了訓練這些自由散漫的無業游民,一度被廢棄的體罰,類似“棍刑”等被進一步濫用,為了防止這些無業游民開小差,軍官們甚至不惜搞連坐政策,一人逃跑,同屋其他戰友就將受到鞭打。
這些做法既破壞的軍隊的凝聚力,也打擊的軍隊的士氣。
……眾所周知,由于滑膛槍是一種難以進行精確射擊的武器,所以普魯士軍中高層居然愚昧的認為,讓普通士兵進行實彈射擊訓練毫無必要,密集快速的彈雨才是取勝之道,因此陷入了對步兵射擊速度的狂熱追求。
這種通過不瞄準,不填裝實彈的方式,普魯士士兵可以實現在訓練場一分鐘填裝射擊8到10發空包彈,對比同期其他各國步兵普遍的一分鐘射擊2到3發實彈的射速,普魯士人在訓練場的表現無疑令人震驚。
顯然,普魯士步兵的戰術思維,既放棄射擊的精度,打算靠鋪天蓋地的密集彈雨,對敵方進行“飽和攻擊”,橫掃當面之敵。
一開始,我和我的同事也被普軍的這種情況震撼到,但很快我發現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訓練方式。
通過我們的深入考察,普魯士軍隊引以為豪的快速填裝技術,在實戰中根本難以發揮,這些大量沒有進行過實彈射擊訓練的普魯士士兵,無法在激烈的戰場中,發揮出其在訓練場的理想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