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安德魯在霍夫堡皇宮的英雄廣場上,向在奧地利戰爭中立下卓越戰功的士兵、軍士或是他們的家屬,一共235人,授予了鐵十字勛章。
這是安德魯法國的一項傳統,但凡鐵十字勛章的授予,都必須由戰區最高長官,甚至是最高統帥親自出席。
12月1日上午,等安德魯乘船先期離開維也納之后,十多萬法國占領軍在25萬心情復雜的維也納市民的默默注視下,帶著他們的榮譽與戰利品,一路之上唱著歡快的歌曲,乘船或是以步行方式,陸續撤離了這座占領了26天的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
但是,法軍還將繼續占領多瑙河西面的林茨,以及南面阿爾卑斯山麓的格拉茨,并將在捷克(波西米亞)、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地,保持一定數量的駐軍。
從10月份開始,在法軍的支持下,捷克、斯洛伐克民主獨立軍陸續與當地的傳統貴族進行和平談判,并先后達成了停戰協定。
11月15日,匈牙利大公費倫茨五世領導的“匈牙利復國軍”占領了位于多瑙河左岸的布達城,與傳統貴族占據的佩斯城,隔著多瑙河,相互對峙。
兩天之后,法軍從維也納調來了21艘內河炮艇,對著佩斯城的防御陣地就是一陣大規模炮轟。
在炮擊持續5個小時后,臨時拼湊起來的3萬多貴族軍死傷慘重,未等法軍與復國軍登陸多瑙河右岸,士兵就立刻潰敗起來。
為了自身的安全,聚集佩斯的傳統貴族們不得已,全盤接受了法軍的一攬子“民族和解方案”,不僅宣布匈牙利正式退出哈布斯堡王朝體系,承認了費倫茨五世作為匈牙利大公的合法性,還同意在一周內將麾下私人軍隊編入復國軍,改組成為匈牙利國防軍。
作為回報,費倫茨五世也將尊重那些,已向自己投誠的匈牙利貴族,包括維系他們原有的社會地位,生活習慣及官職,保護他們的私人財產,以及田地莊園不受任何人的侵犯,甚至還默許農奴制與半農奴制的繼續存在。
當然,國內和平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新興的當權派與不甘心失敗的傳統貴族的爭斗,依然會在匈牙利各地,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匈牙利的國內沖突,也頻頻出現在捷克與斯洛伐克地區,而且斗爭的方式更為慘烈與血腥。
很多時候,波西米亞人、斯洛伐克人與匈牙利人開始懷念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時期,那種歲月靜好,和平安寧的美好時代。
毫無疑問,這一切只屬于傳統貴族與布爾喬亞們的過往回憶了。畢竟,現如今的維也納可不敢重新接納波西米亞、斯洛伐克與匈牙利。除非哈布斯堡愿意與法國再度宣戰。
對于波西米亞、斯洛伐克與匈牙利,安德魯法國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他們不反對法國,不投靠哈布斯堡、俄羅斯或是奧斯曼,就任由這些雅各賓派分子和傳統保守派分子去鬧騰。
不僅如此,法國開始有意無意的挑撥波蘭、波西米亞、斯洛伐克與匈牙利之間的矛盾,那就是斯洛伐克的歸屬問題。
之前,斯洛伐克一直屬于匈牙利王國,但這是哈布斯堡強行捏合在一起的。匈牙利主要是馬扎爾人,斯洛伐克屬于斯拉夫人種,與西面的同為斯拉夫人的捷克更為近親。
在奧地利戰爭結束前后,斯洛伐克的北部被波蘭占領,東與南部是匈牙利人,西部領土受到捷克的保護。而少量的法軍只是駐扎多瑙河沿線,以及首府布拉迪斯拉發一帶。
因為歷史的緣故,加之民族、宗教與領土等問題相互交織在一起,使得波蘭、捷克與匈牙利,幾次在斯洛伐克兵戎相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