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小女孩名叫克麗絲-科赫,來自林茨與維也納之間的小城梅爾克。而克麗絲的父親,科赫少校此刻就關押在克拉恩瑙戰俘營里。她是受臥病在床母親的囑托,來此探望父親,
顯然,小女孩來得時間不對,已經過了一周一次的探親時間,因此被看守拒絕,就跪倒在鐵絲網邊失聲痛哭。
“你就好人做到底,親自帶她去見那位科赫少校吧。”安德魯對著自己的私人秘書輕聲囑咐道。
“不過”,安德魯繼續說:“至于對方的其他請求,你就不要擅自做主了。”
向一個女孩子套話,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然而克萊爾居然用了半個小時才回到馬車。“老謀深算”的安德魯不難猜測,秘書克萊爾未經請示,就帶著可憐的克麗絲去見她的父親,科赫少校。
所以,安德魯最后一句話就是對秘書克萊爾的小小警告。作為事實上的共和國獨-裁者,安德魯非常不喜歡身邊的人,明里暗地的干涉自己已經做出的重要決策。
之所以將戰俘中軍官的釋放時間,故意延后一兩年,那是安德魯防范法軍在明年突襲普魯士的時候,奧地利突然給自己來一個背刺。
就像另一時空中,奧地利的卡爾大公就是趁法軍數十萬精銳陷入西班牙泥潭的絕佳時機,毫無征兆的向駐扎德意志境內的法軍,及法國盟友巴伐利亞發動大舉進攻。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一度讓疲以奔命的拿破侖皇帝抓狂不已,甚至還在阿斯珀恩·埃斯林戰役中首嘗敗績。
基于此,安德魯才故意扣押數千名奧地利軍官不放,卻讓近二十萬奧軍士兵陸續解甲歸田,因為沒有各級軍官的組織,協調與指揮,即便是接受過訓練的20萬士兵,也只是一盤散沙,一群綿羊。
安德魯在林茨待了兩個晚上,就繼續向西。
在途徑帕紹的時候,巴伐利亞王儲夫婦早已離開了韋斯特城堡,不過也留下了一份信函,希望法蘭西第一執政官能夠訪問慕尼黑。
安德魯想了想,最后還是婉言拒絕了。那是他知道巴伐利亞在得到蒂羅爾伯國后,就派遣軍隊與征稅官,在當地橫征暴斂,試圖彌補在戰爭中的巨大虧空。
也正式如此,巴伐利亞的倒霉日子也將隨之到來。
12月4日,安德魯和他的近衛師團抵達了法國統治下的烏爾姆自由市。
安德魯原本是不打算在烏爾姆停留,準備直接乘坐火車離開。
然而,蒸汽機出現了嚴重故障,由于相關的配件需要從斯特拉斯堡的倉庫里運過來,所以安德魯不得不在烏爾姆多停留了72小時。
好在此刻的安德魯并不怎么著急,沒有與往常那樣,火急火燎換成馬車去趕路。那是他只要在圣誕節之前的平安夜,抵達杜伊斯堡,與埃爾隆伯爵夫人,以及兩個小家伙團聚即可。
逗留烏爾姆期間,安德魯帶著親隨衛隊,視察當地法國工業園里的各種產業。一日下午,安德魯從造船廠回來時,他正在車廂內專心致志的讀著歌德的一部舊作,《少年維特之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