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席勒的一家三口還能在寸土寸金的巴黎,免費享受一套寬敞明亮的大公寓。
對于席勒的妻子和小姨子而言,能夠前往紙醉金迷般的大巴黎定居,這根本就是從天而降的巨大幸福,自然是要慫恿席勒立刻與法國佬簽下那份“賣身契”。
畢竟,從17世紀的“太陽王”時代開始,那些喜好法國美食、奢華家居、絢麗服裝、精美首飾、盛大宴會與文學沙龍,等各種時尚元素的歐洲女人,是不會拒絕來自巴黎的邀請。
于是不帶絲毫的猶豫,席勒隨即接受了法國方面的盛情邀請。不僅如此,席勒還簽收了一筆3千法郎的支票,將作為自己一家人從魏瑪搬家到巴黎的旅途開銷。
盡管席勒的辭職信已正式提交給耶拿大學的管理委員會,也無需得到兼職大學總監歌德的批準,但他還是耐心等待那位從柏林回到魏瑪,一直都在無私幫助自己的“老大哥”歌德道別。
原原本本的聽完了席勒的講述之后,魏瑪的樞密院大臣便知道已無法挽留對方了。那是席勒不僅接受了法國文學院支付的搬遷費,還提前將妻子和小姨子先行送往巴黎的那套大公寓。
在得到歌德忠心祝福后,席勒猶豫著說了一句。
“事實上,我的朋友,法國文學院更希望你也能前往巴黎定居,相信他們提供的待遇比起我只高不低。其中就包括在楓丹白露宮附近,提供一棟風景優美的別墅,方便你繼續創作《浮士德》。
畢竟,法蘭西執政官安德魯-弗蘭克,可是你在外交學院的得意門生。那位已經征服過大半個德意志的,至高無上的‘獨-裁官’如今在到處宣傳,希望能與‘德意志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相聚于巴黎。”
“呵呵,德意志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
聽到這個頭銜,歌德不禁莞爾。想不到自己也會被昔日的學生分封一個尊號,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安德魯的確擁有這個實力。
很快的,歌德對著老朋友打趣的問道:“如果說我是德意志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那你呢?”
“第二偉大!”席勒很是開心的回應道。
最終,歌德無奈的笑了笑,將即將遠行的老朋友送出了大門。
……
想到這里,歌德的心中就是好一陣的唏噓不已。
事實上,如果不是魏瑪大公卡爾·奧古斯特的“知遇之恩”,自己或許也會接受席勒的建議,考慮前往巴黎定居、寫作。教學,包括接受法國文學院外籍院士的職務。
而且在一貫宣揚著“自由、平等、博愛”的巴黎,是沒有人會歧視自己身邊那位平民出身的“妻子”。
想到這里時,一直站在橋頭堡圓塔頂上的歌德,就被橋下穿過的蒸汽船冒出來黑煙白霧包裹起來,里面刺鼻有毒的粉塵讓這位大文學家的咽喉感覺很不舒服,繼而彎著腰,急劇咳嗽了好一會兒。
等到歌德從橋頭堡圓塔重新回到橋面時,他發現自己的老管家杰爾摩已從馬車廂跳下,還沖著自己高呼起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