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并不寒冷的冬日里,位于布魯塞爾北郊,16公里外的澤姆斯特小鎮,迎來了紡織工業園區開工儀式的盛大慶典。
開工奠基儀式的現場,彩旗飄揚、高朋滿座、禮炮齊鳴、熱鬧非凡。當天上午的時候,澤姆斯特小鎮的上空原本還是個大陰天。
中午時分,當遠道而來的安德魯執政官走下馬車,步入活動儀式現場的時候,軍樂聲與歡呼聲一同響起。
此刻,天色也突然放晴,太陽從厚厚的云層中鉆出來,綻放出金色耀眼的光芒,為奠基儀式增添了勝利的喜慶色彩。
10分鐘后,安德魯代表法蘭西政-府宣讀了“開工令”,并宣布紡織工業園區建設正式開始。
很快,穿著統一工作服的數百名工人,或扛著工具,或拖著小車,在2臺蒸汽機的轟鳴聲中,精神飽滿的進入施工現場。
需要說明的,眼下只是一個追加的官方開工儀式,那是因為第一執政官親臨現場,而具有非同尋常的政治意義。
實際上,整個布魯塞爾紡織園區早已在去年9月就已經破土動工了,預計一期工程會在1798年12月完成。而第一批大規模工業制造的棉紗會在1799年的春季出現。
依照規劃,在未來的3到5年內,整個園區也將拓展二期與三期工程,除了最初的紡紗廠外,還會有機械織布廠,規模化的印染廠,以及成衣車間。
與英國大規模使用水利紡紗織布機械不一樣,在布魯塞爾紡織園內,無論是紡紗機,還是織布機,都將采用效率更高的蒸汽機作為動力來源,不受季節和水文變化的影響。
當然,這意味著紡織企業的前期投入會非常大,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必須予以資金、技術與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除了“前兩年免稅,后三年減稅”的基本政策外,各種名目繁多的出口補貼(退稅),也能極大降低前期企業主的生產成本。
當然,法蘭西銀行下屬的商業發展銀行,位于布魯塞爾的分行也在澤姆斯特小鎮上,開設了分理處,包括貸款專柜。由于是政-府出面擔保,工業園區的大部分企業將享受前5年3-5%的低息貸款。
與其說安德魯是以法蘭西執政官的身份,前來工業園參加奠基剪彩儀式,還不如說他代表著該園區未來的兩家紡紗廠、三家織布廠、一家印染廠與一家成衣廠的大股東利益。
事實上在另一時空,工業園區的概念起源于二戰后。
當時一些發達國家為發展經濟、改善城市布局結構,所采取的一種重要的企業地理集中的建設方式,起到了招商引資、促進工業發展、解決就業、擴大出口和增加外匯收入的作用。
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興辦各類工業園區對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新技術研發、振興出口導向工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早期建設的工業園區,諸如美國硅谷、印度班加羅爾、英國劍橋、法國索菲亞?9?9安蒂波里斯、韓國大德和愛爾蘭國家科技園等八大工業園區的成功,都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認可,被認為是世界一流園區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