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21世紀,東方大國也在各地興建了數量眾多的工業園區……
如今,受到安德魯執政官的深刻影響,法國現有120多個省中(含1793年后并入的近40個省),已有一半開辦了省一級工業園,其數量超過了160個,涉及精密儀器、金屬冶煉、紡織印染、蒸汽機與機械制造、醫藥化工、船舶制造、食品加工、瓷器生產等。
近水樓臺先得月,以首都巴黎為核心的“法蘭西島”的工業園區數量,就占到了一半以上,約60%,其產值更是達到了70%。
而在外省,則以利摩日陶瓷工業園,里昂的紡織絲綢工業園,盧森堡-洛林的冶煉聯合體,特里爾的(內河)蒸汽船舶制造基地,波爾多的葡萄酒釀造基地,里爾的糖果生產基地,瓦爾省圣拉斐爾的罐頭園區。日內瓦的鐘表機械工業園等,最為有名。
而安德魯加強工業園區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方便集中稅收。財政部長拉梅爾曾建議第一執政官,將國家的稅務承包給私人或組織,這樣可以減輕政-府開銷,增加實際收入。
然而,安德魯毫不猶豫的否決了這一提議。這種類似大革-命之前一度盛行的“包稅制”,的確可以減輕政-府的財政壓力,但在未來,將會成倍的加壓于普通民眾,還有遵紀守法的企業主身上。
為此,安德魯寧可擴大國家稅務官的數量,在全法國各省招募數以千計的各級稅務人員。尤其在某些山高路遠,危險度極高的地區,任命治安官兼任當地的征稅官,也絕不將權利交給私人組織。
需要說明的,古往今來,以浪漫和散漫著稱的法國人,其納稅覺悟非常差,以至于偷稅漏稅都成為了常態。
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晚期,巴黎市民爆發過大規模的抗稅起義。如今在共和國的南部地區,諸如波爾多、馬賽、里昂與圖盧茲等地,當地的有產者曾有過武裝反抗國家稅務官的先例。
由此可見,法國的稅務官屬于一份危險的職業。很快的,那些從野戰部隊中光榮退役的法國士兵,隨即成為財政部與稅務總局的歡迎對象,繼而邀請他們加入到武裝稅務稽查隊。
而在工業園區,企業依法繳納正逐漸變成一種自覺性。因為除了園區正常的減免稅政策外,還能依照不同性質的產業,每6個月得到額外的國家退稅。
對大部分的企業而言,進駐工業園的日子里,不僅所得到的利益,比起偷稅漏稅要劃算太多,還不用擔心武裝稅警破門而入。
此外,那些在工業園區的有產者,更容易享受到政治利益。因為主動納稅的緣故,他們可以輕松獲得復選舉人與被選舉人的資格。
至于那些不再工業園區入駐的企業主,想要積極參政,首先第一點,就是要接受稅務機構的查賬,而且還是倒查5年。
如此堂而皇之的“陽光操作”,安德魯和巴黎的中-央政-府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四分之三的反對派(諸如右派保王黨和激進左派),排除在復選舉人之外。
而最終作為被選舉人的異議分子,其數量不過8%,能夠成功當選國家議員的,更是鳳毛麟角,僅有1%左右。
以至于,在經歷了共和3年(1795年),共和4年(1796年),共和5年(1797年)的三次議會選舉之后,保王黨和激進左派的議員數量大幅度下降。
目前,保王黨和激進左派在立法議會(即議會下院)5百名議員中的比例,僅僅保留為4%和6%,根本成不了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