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建立波蘭-立陶宛“森林兄弟”及軍事組織的方案,都是安德魯一手策劃的,只是基于各種因素的限制,當時的安德魯并沒有親自參與“森林兄弟”的建立與運作,而是全權交給了奧什和法國軍事代表團。
換言之,一度在波蘭和立陶宛出生入死的奧什,其在“森林兄弟”及軍事組織中的影響力,要遠大于擬定了一份策劃書的安德魯。
去年,在聽聞奧什將軍被法國保王黨謀害后,“森林兄弟”還給這位“法國將軍”進行了一場追思彌撒活動。
毫無疑問的,這種做法招致了安德魯的不滿。對應的,波蘭自由軍團就沒有進行公開的紀念活動。
此外,當年法國軍事代表團中,也有部分法籍軍事教官在情報部門的勸說下,化身為“國際主義戰士”,毅然留在了波蘭(立陶宛)東部,成為“森林兄弟”軍事組織的骨干力量。
在從1794到1798年的殘酷戰爭中,有近70名的法國志愿軍為協助波蘭與立陶宛人民,抵抗俄國入侵者而犧牲在異國他鄉。
盡管在事后,共和國依照之前的協定,承認了上述陣亡者的法國軍籍,向其家屬足額發放了撫恤金,但拒絕公開披露這些陣亡者的相關信息,以及告知他們所從事的“民族解放事業”。
原因很簡單,至少在現階段,簡單來說是在徹底征服普魯士,將整個德意志諸侯收入法蘭西主導的“萊茵同盟”體系之前,安德魯需要一個與法蘭西保持著友好,甚至結盟關系的俄羅斯帝國。
為此,安德魯已命軍情局逐漸減少對“森林兄弟”的軍事支持。1795年,也就是軍事代表團撤離波蘭一周年的時候,法軍派駐“森林兄弟”的軍事教官一度多達200名,如今不過區區40多人而已。
除了在戰場上陣亡(含被俘)的69人外,其他的軍事教官是得到了軍令被召回了法國。而且依照執政官的命令,余下的40多人也將在下個月離開波蘭和立陶宛,返回法國。
即便是有人拒絕離開“森林兄弟”及軍事組織,共和國將不再保留這些“國際主義戰士”的軍籍,甚至是法國國籍。
簡單來說,從今往后,共和國不再會使用,包括前裝線膛槍在內的“先進武器”,從俄國-軍隊手中交換被俘的法國士兵。
除了來自俄國的抗議,以及法蘭西加強了法俄同盟的重視程度外,更重要的緣由,是安德魯在大力扶持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巴爾斯伯爵、東布羅夫斯基將軍領導的波蘭自由軍團。
所以,法國已經不再需要一群草莽出生的“森林兄弟”,擔當今后抗擊俄軍的主力。別說這個抵抗組織還不怎么聽主子的話。
自從去年克拉科夫起義之后,波蘭自由軍團及其附屬民兵,在波西米亞方面軍的配合下,已經奪回了包括克拉科夫在內的整個小波蘭地區,烏克蘭的西部地區,以及喀爾巴阡山的北部。
截止到1798年2月,這個被法國正式承認的波蘭臨時政-府,已經控制了13萬平方公里的奧占波蘭領土,下轄人口超過了300萬。
不僅如此,整編之后的波蘭自由軍團擁有正規軍7萬,自衛軍(民兵)10萬,這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將成為波蘭復興的最堅實倚靠。
更關鍵的,以波尼亞托夫斯基、巴爾斯、東布羅夫斯基為首的波蘭臨時政-府非常聽話。對于來自安德魯的建議,基本上都是言聽計從。即便有一兩個異議,臨時政-府的首腦們也會派遣特使前往巴黎,與共和國做暗中交涉,絕不會將矛盾公開化、擴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