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90年風霜雪雨洗禮的存在之后,直布羅陀半島的英國守軍似乎已對隔海相望的西班牙人,那種神經質般的反應,早有應對方案。
即便是西班牙軍隊封鎖了北面的陸地通道,但英國運輸艦船足以保證半島上軍民的基本生活物資。
此外,包括西班牙和法國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各地,不乏走私船隊為揮舞英鎊的英國海軍提供軍需補給。
但這一次,英國增援部隊和運輸船已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抵達。否則,直布羅陀英軍分艦隊在收到倫敦海軍部的命令后,就毫不遲疑的跑路回國。
那是在愛爾蘭各地,再度傳出天主教徒爆發起義,反對英國殖民者的消息。不僅如此,馬德里方面還在宣揚,法國將會聯合西班牙于近期組織8到10萬大軍,登陸愛爾蘭島的南部。
當然,這并非都是謠言。在荷蘭戰爭期間,的確曾有好幾艘懸掛西班牙旗幟和法國旗幟的軍艦,出現于愛爾蘭島南部的金賽爾到約爾附近海域。
盡管西法聯軍沒有進行大規模登陸,但有證據證實,他們給當地的愛爾蘭抵抗組織送去了上萬支的槍械,20多門火炮,以及大批彈藥。此舉,嚇得大批英國本土艦船忙于在愛爾蘭島海域巡邏。
畢竟,位于大英帝國家門口,擁有數百萬天主教徒的愛爾蘭島,其重要性遠高出一個9千人把守的直布羅陀半島(要塞)。
當然,上述消息已被列為絕密,目前僅限于衛戍司令克勞福德與少數高級軍官知道,對普通官兵的宣傳依然是:
帝國海軍部將會在3個月內,派出一支30多艘戰艦組成的龐大增援部隊,趕赴直布羅陀半島。屆時無論是西班牙人,還是法國人都會逃之夭夭。所以,最后的勝利只會屬于大英帝國,屬于……
臨近黃昏的時候,克勞福德將軍得到了值班軍官的報告。那是后者發現西班牙人和法國人,居然一口氣在環繞半島的東西南三個方位的海域,密密麻麻設置了數百個浮標。而且浮標周邊都有聯軍的艦船在巡航。
不僅如此,上述所有浮標距離直布羅陀要塞的位置,都控制在4.2到4.5公里之間。也就是英方大口徑臼炮(即山寨版的勝利者臼炮)的最大射程之外。
克勞福德留意到西班牙人和法國人還向浮標的內部,注入了某種油脂(無煙的鯨魚油可能性最大)。此外,浮標上面還安有一個透明的玻璃燈罩。
從外表上看,整個浮標就像是一座燈塔。沒錯,就是一個個漂浮在海面上的燈塔。這顯然是西法聯軍執行海上封鎖措施的一部分。
只是在最后,克勞福德出于自身前途的考慮,還是放棄了讓僅存的百余名水兵送死的計劃。
倘若是水兵們違反軍紀,身為衛戍司令的他可以嚴懲不貸,甚至能打死不論;可要是指揮水兵作戰,就屬于海軍自己的事情了,作為陸軍少將的他可不能“越俎代庖”。
此外,即便是英國水手們付出了極大代價,在西法艦隊的眼皮子下,成功摧毀了幾個臨時燈塔,但法國人還可以在第二天,同樣的位置上設置更多的。
至于那些貪慕英國黃金的走私船隊,已被西法聯軍驅趕了不少。凌晨時分,還是有3艘不聽警告的非法商船想趁著夜色掩護,突破聯軍在海上的封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