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如果威廉三世這樣做了,就要在普魯士民眾的心目中再次喪失威信。甚至,他可能因此而遭到廢黜。
當時,普魯士民眾因為在法蘭克福發生的一件事件而怒火中燒。那是有一個書商,名叫克萊恩,來自加入了北德意志聯盟的魏瑪公國。
從1797年11月,也就是哈布斯堡王朝向安德魯法國投降的時候,克萊恩的書店曾經出售一本沒有署名的,標題為《深受屈辱的德意志》的小冊子,應該是激進的德意志民族主義者寫的。
小冊子的內容,是在為被法國打趴下的哈布斯堡王朝,以及滅亡的神圣羅馬帝國鳴不平。該書的作者盼望普魯士和威廉三世,能夠肩負起帶領全德意志打敗法國,洗刷屈辱,走向強大的歷史重擔。
此事,經法國警務部派駐法蘭克福的秘密警察查明屬實。于是在第二天,這位書商克萊恩就遭遇到當地軍警的逮捕,書店里所有的反法小冊子,都被沒收和銷毀。
事情即便發展到這里,原本倒也沒有多大的事情。那是依照過往的慣例,已經被投入監獄的倒霉魏瑪籍書商,最多會遭遇當地法庭的罰款,外加拘役三五個月罷了。
然而,安德魯顯然是不太滿意法蘭克福法官們的處罰,他需要對所有反對法國,反對安德魯的德意志人殺一儆百。因此在收到巴黎的電報后,克萊恩被押解到法軍在城郊設定的臨時軍事法庭。
經過5名法軍現役軍官擔當法官的3天審判后,克萊恩最終被判有“宣揚暴力與密謀煽動”兩項罪名,于5月11日被執行了槍決。
法軍的這一暴行激起的義憤,立刻讓魏瑪、普魯士與北德意志全境沸騰起來,德意志的民族情緒在柏林一帶燃燒得更加旺盛。
然而,身為司法顧問(大臣)的豪格維茨伯爵,在樞密院作證時,卻反復強調,依照法蘭克福自治議會在1795年的時候,與法國達成的諒解備忘錄,法國的軍事法庭有權審判與處決書商克萊恩。
看到這樣卑怯懦弱,對法國人唯命是從的司法大臣,令柏林守備部隊的軍官表現得義憤填膺,他們每日晚上在國務大臣阿爾文斯萊本侯爵,這位愛國政治家的草坪前開音樂會,大唱頌歌;
至于被譽為丑陋投降派的豪格維茨伯爵,他家里的玻璃窗連續三日被人用石頭砸得粉碎。對此,柏林警察也表示無能為力,因為他們無法用手中的短木棍,去對抗士兵們那明晃晃的刺刀。
很快,有反法的小冊子在柏林流行起來,上面寫道:
“當安斯巴赫人民苦苦哀求不要把他們交給巴伐利亞,卻眼巴巴地看著法國不等普魯士同意割讓,便立刻占領了他們的邦國;
當北德意志人發覺普魯士取得漢諾威,所付出的代價是要跟隨法國,同英國打仗,把自己的貿易搞垮;
當人們看到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和豪格維茨把普魯士雄鷹弄得鎩羽垂頭,卻不敢同法蘭西公雞搏斗……”
等到5月份的時候,普魯士人那恥辱和義憤的心情一涌而起,簡直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普法之間的言辭間沖突,也最終演變成武力上的威脅與恐嚇。
當普魯士向法國發出外交照會,要求法軍立刻從德意志土地上撤出的時候。安德魯不僅不予理睬,還在接受《費加羅報》專欄記者采訪時,公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