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本哈根,在阿姆斯特丹,在直布羅陀半島,英法之間一年三次的交手結果,就足以說明了一切。
至于來自英國地面部隊的支援,葡萄牙方面更是別指望了,因為荷蘭戰爭已經徹底暴露了英國陸軍的“低劣水平”。據說設在亞琛和土倫兩地的戰俘營,目前還關押有3萬到4萬名英國戰俘。
不得不說,王儲若昂六世這種割讓殖民地(約2萬平方公里的廣袤橡膠樹林,還有在果阿邦推行的自由貿易,令安德魯法國非常滿意,巴黎暫時凍結了與西班牙一同進攻葡萄牙的計劃。
為了安撫西班牙首相戈多伊,安德魯不僅同意將在直布羅陀半島戰役中,大出風頭的飛艇出售5艘給西班牙軍方,還承諾將會配合西班牙方面,加大對愛爾蘭天主教徒的武器支援。
這其中,法國表示將在未來1年內,無償援助愛爾蘭起義軍1萬支制式步槍,火炮20門,還有大量的火藥,以及維修工具。
當然,這些武器都屬于法軍淘汰下來的前裝滑膛槍,如今,就連法國國內的預備役和自衛軍都不再使用的落后玩意。
不過,法國制式武器一貫制作精良,對于愛爾蘭反抗軍而言,哪怕是二手貨,也比起西班牙人粗制濫造的玩意要好多了。
此外,在巴爾干半島的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馬其頓、希臘,以及亞洲的波斯、阿拉伯與高加索地區,還有北非的海盜聯盟和埃及各軍閥,甚至是遙遠的印度次大陸地區的各邦國那邊,物美價廉的法國二手制式武器,也非常受到當地人的歡迎。
那是法國各地的貿易商人與外交官,依照安德魯執政官的指使,需要盡快淘汰落后的武器產能,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在短時間內向東歐、北非與亞洲地區實施低價傾銷,繼而搶占了英國人的槍械出口市場。
不僅如此,法國商人還允許那些拿不出黃金的印度邦國以物易物,拿法國國內急需的金雞納霜、鐵礦石、棉花、樹膠、黃麻、咖啡、茶葉,以及香料等原材料,來換取法國的軍械,以及其他工業制品。
從1796年到1798年上半年,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法國賣給印度次大陸各邦國的,以“1777式”為標準的前裝滑膛槍,已經超過了32萬支,火炮約有500門……
這一切,氣得英國人牙齒直癢癢,但又無可奈何。那是英國佬早就將整個印度次大陸,都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
只是保護英屬殖民地的印度洋艦隊,其麾下的軍艦數量并不多,而且戰斗力也不強,還不足以封鎖整個印度次大陸。
更何況,這一年來東印度殖民地艦隊的主力艦船,還不斷接到倫敦海軍部調令,很多返回到英吉利海峽,參與防御法國可能發動的,針對英國本土(含愛爾蘭島)的大舉入侵。
基于此,小皮特首相在獲知普魯士主動向法國宣戰的消息,短暫的驚愕之后,自然是大為欣喜。
這位英國內閣的首相兼財政大臣又、又、又一次越俎代庖,繞過外交大臣格倫威爾,直接命令莫佩思勛爵作為英國的第二波外交特使,還攜帶有五十萬英鎊的英格蘭銀行的支票作為禮物,前往柏林,只在為給威廉三世和普魯士“鼓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