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為了妻子路易絲,以及3個孩子日后的安全,魏瑪公爵卡爾·奧古斯特并沒有將他知道的真相全部說出來。
比如說,法蘭西執政官安德魯-弗蘭克,才是想要他性命的真正元兇,就如同被法軍狙擊手暗殺的霍恩洛厄親王那般。
安德魯此舉目的,就是借助在戰場上的絕佳機會,干掉一切公然反對過安德魯父子的普軍高級將領,尤其是那些具有政治影響力的“反對派軍人”。
通過這種“殺雞駭猴”的簡單粗暴方式,可以為安德魯日后進駐柏林,給三歲的魯爾大公加冕普魯士國王掃清障礙。
至于那些今晚要突襲魏瑪王宮的普魯士人,也不過是一群想要維護自身利益的可憐幫兇。如果沒有法國人的暗中唆使,梅森巴赫等人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主動謀害一位德意志邦國的君主。
鑒于魏瑪王宮的防御兵力已被嚴重削弱,原本5百多守軍現如今已不足100人,還處于數千普魯士軍隊的團團包圍中,梅森巴赫也是故意泄露消息,以便于有人向魏瑪公爵示警。
但凡卡爾·奧古斯特稍有一點政治常識,應該知道他本人才是“暴民”的唯一目標,因此他可以派人將妻兒護送出王宮。可如果他不識趣的跟隨逃亡,那么一家人都不可能離開城市宮了。
另一方面,策動“市民暴亂”的梅森巴赫也清楚,干掉魏瑪公爵卡爾·奧古斯特問題不大,入城之后的法國-軍隊也會協助處理,幫忙掩蓋真相。
只是在“暴亂”過程中,即便是普軍指揮官也難以對兵變的全過程,實施有效的掌控。原本就因為失敗而憋了一肚子氣的士兵,一旦干起燒殺劫掠的罪惡行徑,簡直比起土匪路霸還要兇殘幾分。
基于此,梅森巴赫等人這才“大發善心”,讓王后路易斯與幾位王子公主早點逃離魏瑪王宮,并在城外尋求法國-軍隊的庇護。
而且,法軍指揮官佩里尼翁也通過奧特軍醫官,告知了梅森巴赫等人,需要留下路易斯王后,以及魏瑪公國的幾位繼承人。
深夜11點,當乘坐馬車的路易斯王后,帶著三個孩子,15歲的弗里德里希王子,12歲的卡羅利妮公主,以及6歲的伯恩哈德王子,駛出魏瑪東城門的時候,就聽到王宮傳來密集的槍炮聲。
等到王后的馬車駛離了城門,城頭的守軍立刻收起了吊橋。
在搖晃不定的馬車上,強忍淚水的路易斯王后雙目緊閉,一言不發。此刻她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將三個孩子緊緊抱在自己懷中,并不停的向上帝,為自己的丈夫祈禱。
然而,上帝在1798年6月拋棄了魏瑪,也拋棄了卡爾·奧古斯特公爵。
普軍的突襲行動,是在凌晨11點40分準備就緒的。不過,考慮到路易斯王后與幾位王子公主尚未駛離東門,而執行這項軍事行動的普軍指揮官,是馮·格斯多夫少將(旅級指揮官),下令將進攻時間推遲了20分鐘。
需要說明的,35歲的馮·格斯多夫是一名薩克森人,他長得身材魁梧,在陶恩欽縱隊下指揮一個薩克森步兵旅。
與普魯士一樣,薩克森的高級軍官基本上都是貴族出生,而“年輕的”馮·格斯多夫將軍不僅擁有一個男爵頭銜,他的妻子還是薩克森外交大臣森夫特的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