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鐘之前,我剛剛接到一份情報,那是法國的3艘蒸汽炮艇強行突破了馬格德堡要塞群的炮火封鎖。目前,法國的內河軍艦已封鎖了馬格德堡到寧堡與貝恩堡之間,易北河上8里格(約30多公里)的河段。”
說完,未等威廉三世夫婦將懊悔與驚恐顯露在臉上,身為臣子的布倫瑞克公爵便一言不發的起身離開。
需要說明的,易北河艦隊為了突破馬格德堡的炮火封鎖線,派出了5艘炮艦,但最終僅有3艘成功沖到易北河上游。另外兩艘炮艦,一艘直接沉沒于河底,一艘遭遇重創后強行擱淺在河對岸。
至此,在封鎖布倫瑞克軍團大規模東逃的河道后,3艘炮艦還給達武的先遣隊,帶來了18門12磅的“安德魯大炮”,以及大批彈藥,繼而大幅度提升了黑克林根的防御能力。
唯一的遺憾,就是運載火箭彈的炮艦,不幸沉沒在易北河。而且短時間內,也無法再獲得補充。
盡管如此,布倫瑞克軍團如今的唯一出路,依然是,也必須是繼續向北,突破法軍在黑克林根的阻攔,與20多公里外的馬哥德堡守軍匯合,并借助要塞群火炮的掩護,渡過易北河。
至于渡過易北河后,有多少普軍能在優勢法軍的圍追堵截下,逃出升天,就很難做預料了。至于易北河、奧德河,甚至是維斯瓦河以西,普魯士的所有重要城鎮,包括柏林與波茨坦,也只能一個個選擇放棄。
依照布倫瑞克最樂觀的估計,威廉三世如果能在柏林、但澤等地僥幸收攏3、4萬軍隊,并成功帶回柯尼斯堡,那就算是奇跡了。
“您怎么沒有提及我們是否能回到柏林?”在前往臨時指揮所的途中,作為傳令副官的兒子威廉忍不住問了一句。
布倫瑞克公爵轉身望了望自己的繼承人,意味深長的說:“你已經知道了答案,何必再來問我。不過,你可以轉告那個黑森人,在局面變得不可收拾之前,我會采取一切手段來預防軍團內部的兵變。”
布倫瑞克所說的“那個黑森人”,自然就是施密特將軍,因為后者的君主也正式向安德魯法國求和。
基于此,隸屬于黑森公國的施密特將軍也沒有了任何的政治負擔,便想著拉攏布倫瑞克公爵的繼承人,繼而聯絡普軍總司令一起投靠安德魯法國,將6萬軍隊,以及普王威廉三世夫婦敬獻給未來的普魯士君主,安德魯-弗蘭克,或許是魯爾大公奧古斯特。
對此,布倫瑞克自然看得清楚,如果這起陰謀事件出現在一周前,這位“二五仔將軍”施密特軍,早就被憲兵隊拉出去打靶了。
只是今日不同往日,大軍團和威廉三世的失敗,已成為了注定的事實。而且,這一次高級軍官之間的非法串-聯,還涉及到自己的兒子威廉,身為總司令的布倫瑞克自然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當然,也不排除布倫瑞克公爵在給自己與繼承人選擇后路,只是這位普軍總司令心中的顧慮太多,猶豫之間無法當機立斷。
作為腓特烈大帝輝煌時代的老軍人,為了與生俱來的榮譽,他需要盡其所能的領導大軍團,與法國人戰斗到最后一刻,除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