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中校!我們在普軍炮兵前沿看到樹林里有輜重車的身影,也聽到有軍官用德語高聲叫嚷‘aufpassen’……
是的,中校,我絕對沒聽錯,因為我就出生在斯特拉斯堡的北郊,法語與德語向來都是自由切換的使用。
事實上,我家與安德魯統帥的出生地,阿格諾鎮的女修道院,也僅有15分鐘左右的路程,而且,我的父母還見過……”
在回答火箭炮指揮官相關問題的時候,這位騎兵中士顯得很自豪。如果不是皮埃爾忍不住打斷了對方,估計這位叫卡斯塔內的騎兵中士愿意滔滔不絕的講述他的家人,與安德魯統帥的各種故事。
“謝謝,卡斯塔內中士,你收集的情報非常有用。放心吧,我會在戰后的報告中,提及你的名字,出生地與功績。”說完,皮埃爾中校就將安德魯統帥的“小老鄉”打發走人。
需要說明的,德語中“aufpassen”這個動詞短語,通常是用來提醒某人注意某事或某人的安全。很顯然,樹林里的普魯士軍官是在反復提醒士兵對彈藥必須輕拿輕放,防止人為的意外發生。
在從偵察兵的詳細描述中,皮埃爾中校最終確信,普魯士人是將彈藥車隱藏于樹林里。
盡管這座樹林距離黑克林根的教堂小廣場,超過了2干米,但對于射程可以達到4干米以上的“洛基火箭彈”,根本不存在有任何的問題。
而且,那一片樹林的面積不算小,長500多米,寬300到400米,完全可以囊括火箭彈在2干到3干米射程內的散布范圍。
那是在安德魯統帥的建議下,軍械工程師在火箭彈的尾部增加了平衡翼,改善了火箭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只是當射程超過1干米的時候,所謂的精確打擊根本就是一句笑話。雖不至于漫天飛舞,天女散花,不過彈落點會分布在相當大的范圍內。但是結合火箭彈可瞬間大量發射這個特性,作為大面積覆蓋火力就非常好了。
畢竟,一般的身管火炮射擊,是一個持續火力。而普魯士炮兵并不蠢,在最初炮擊后,就會進入掩體或者其他防護設施,并迅速的將輜重車從樹林里拉走,所以炮擊突然性效果并不會很好。
因此,為了保證在短時間內擊中普軍的彈藥輜重車,繼而引發一連串的殉爆,就必須在短時間內大量發射火箭彈,從而盡可能多的在樹林各處引燃熊熊大火。
想到這里,皮埃爾立刻叫來了軍中幾名火藥工程師,讓他們選擇能毀滅性打擊隱藏于樹林輜重車的,一種最佳“縱火彈配方”。
然而,令火箭炮指揮官驚訝的,是工程師一致建議放棄填充高爆藥苦味酸,而是在保留原有顆粒黑火藥重量的同時,大幅度提高橡膠碎與蔗糖的比例。
對此,三位火藥專家為皮埃爾中校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盡管苦味酸的爆炸威力非常大,很難被撲滅,但基于安全性的考慮,每次發射之后,發射架必須用鼓風機散熱至少七八分鐘,才能繼續發射。
在之前的戰斗中,就是因為散熱不及時,不僅導致5臺發射架變形,已無法繼續使用了,還差點讓一枚火箭彈自爆。因此,在溫度過高時,不建議首選苦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