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陛下,我說的都是事實,無論是士兵,還是軍官,都在害怕法國那種蠻橫無理,殺傷力極大的火箭炮。此外,法國人在黑克林根兩側部屬了大量的精銳散兵。
所以,無論是施密特將軍,還是奧朗格將軍,或是瓦爾特斯內本將軍,他們麾下的士兵士氣嚴重低落,已不利再戰。如果我依照您的命令,讓他們強行進攻,極有可能引發一場兵變。
當然,您也可以將擔當后衛的海爾曼將軍調到前線,但我要清楚說明的,這個師團的士兵超過一半都屬于波蘭人。一旦法國人在陣地前喊出支持波蘭復國的口號,我很難保證這些原本只是在表面上,臣服了普魯士的波蘭人,將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
至于您的近衛軍,我也不方便說了。畢竟,他們主要是要負責保護陛下您、還有王后,以及樞密院大臣的安全。
基于此,我希望您……”
還未等布倫瑞克將話說完,就聽到屋外傳來隆隆的炮聲,緊接著,一名副官急匆匆跑過來,向普王與總司令報告。
“該…死,在我軍…左后翼,怎么會有…冒出的大批法軍?”威廉三世在震驚之余,面色表情也陷入了極度的惶恐,就連說話也變得結結巴巴起來。
顯然,這是弗里昂將軍帶領的2.5萬步騎兵(簡稱弗里昂兵團),已經越過哈茨山山谷,來到了普軍左側后翼。
在與黑克林根的達武司令官取得聯絡之后,弗里昂獲準官兵短暫休整30分鐘,為自己與戰馬飲食補水。
4點25分,弗里昂兵團向擔當布倫瑞克軍團后衛的海爾曼師團,發動了潮水般的突襲。
正如布倫瑞克所說的那樣,大量波蘭人充斥的普魯士步兵師根本沒有進行有效的抵抗,去阻擋法國人的進攻,差不多就是一觸即潰,潰逃干里,將原本擁擠不堪,難以通行的公路,搞得一團糟。
當然,那些大量被遺棄的火炮,無數的輜重車,以及數干名拋棄了手中武器,老老實實靜坐于原地,滿懷信心的等著法軍來接管自己的波蘭士兵,卻也成功封堵了弗里昂兵團的進攻道路。
此時此刻,好在弗里昂將軍的副官就是一名波蘭裔上尉,后者秉承指揮官的囑咐,與自己的波蘭同胞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溝通。
很快,這五干名波蘭士兵舉起右手,宣讀一句簡短的誓詞后,便成為了法軍序列的一員。
于是乎,波蘭士兵被允許重新拿起武器,他們將在弗里昂將軍的指揮下,向普魯士人……哦不,是奮力的推拉拽挪,盡快騰空公路上一切阻礙法軍進攻的雜物,并負責看管普魯士戰俘。
在聽完匯報后,布倫瑞克心里也是哀嘆一聲,他當然想到法國人一定會有后續跟進的增援部隊,只是沒想到來得這般快,根本不給予自己和威廉三世任何的喘息機會。
“放棄吧,陛下!”布倫瑞克不得不硬著頭皮,又一次的勸告說,“趁著法國-軍隊還沒發動大反攻,在近衛軍的護送下,您和露易絲王后就沿著易北河,前往馬格德堡避難吧。”
“那我的樞密院大臣們呢?”威廉三世沒有再拒絕元帥的建議,
只是那些樞密院大臣個個年事已高,如果跟隨普王強行奔逃,兵荒馬亂之下,估計也沒幾個人能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