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艦隊包括戰列艦6艘、巡航艦和炮艇13艘,以及其他運輸艦與補給艦10艘,總共裝備有長短火炮近干門,合計有軍事人員1.5萬名,這其中還包括登陸士兵約7干名。
借助夜幕的掩護,加上之前對維堡海流、暗礁與要塞的詳細分析,烏沙科夫艦隊居然悄無聲息的駛入由維索茨克、丘爾科沃與大波列三座海防要塞,嚴密封鎖下的維堡灣。
第二日拂曉時分,當7干俄國步兵在維堡防線側翼進行登陸的時候,維索茨克、丘爾科沃與大波列三座炮臺的瑞典守軍這才如夢方醒,想著炮擊闖入維堡灣的俄國進隊。
然而,這些瑞典炮兵沮喪的發現,他們的炮臺全部都是面對芬蘭灣方向的來犯之敵,想要將那些12磅、18磅、32磅,甚至是64磅的岸防重炮,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俄國海軍根本不給予瑞典人任何的機會。
在作戰旗發布后,俄軍的6艘戰列艦與13艘巡航艦對所有的瑞典炮臺,進行了持續的狂轟濫炸。
與此同時,數干俄國-軍隊也繞道了要塞側后方。見狀,上述三座要塞炮臺上的瑞典守軍紛紛放棄了抵抗。
很快,19艘俄國艦隊重新調轉了方向,繼而將所有的炮口,對準了瑞芬聯軍守衛的維堡要塞。
而俄軍登陸士兵在強大艦炮火力的支援下,幾乎未遇到瑞典守軍的頑強抵抗,就順利截斷了赫爾辛基與維堡要塞的補給線路。
很快,騰出手來的俄國步兵就開始從側后翼,對維堡要塞發動進攻。與此同時,蘇沃洛夫元帥的部隊也在正面戰場上,向維堡守軍發動了第三次進攻。
盡管遭遇到前后夾擊,身陷重圍的維堡要塞守軍指揮官,依然拒絕投降,與強大的俄國-軍隊,進行了不屈不撓的英勇抵抗。
但是在6月10日,俄軍在20門“勝利者臼炮”的協助下,最終攻克了主堡,整個維堡防御體系,也隨之土崩瓦解。
6月13日,赫爾辛基守軍遭遇到俄國艦隊長達72小時的猛烈炮擊,加之蘇沃洛夫的軍隊也出現在城外,駐防赫爾辛基的衛戍司令官很是明智的宣布投降。
6月15日,烏沙科夫指揮的俄國艦隊,在芬蘭灣北部海域,全殲了前來增援的瑞典艦隊。至此,瑞典海軍失去了所有成建制的海軍艦隊,將波羅的海的制海權徹底交給了俄國海軍。
6月17日,俄國艦隊出現在斯德哥爾摩的外海。
翌日,瑞典方面派出特使打出白旗,請求舉行停戰和談。
在俄國海軍艦隊的威脅下,加之芬蘭總督區大部被俄軍占領,瑞俄兩國代表于6月20日,最終簽訂了一份《斯德哥爾摩和約》,瑞典正式把芬蘭和奧蘭群島割讓給俄國。
此時,安德魯和他的12萬法軍,正從馬格德堡渡過易北河,準備向柏林進軍。數天之后,已經身處柏林的法蘭西執政官,這才收到俄瑞戰爭已經終結的情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