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海軍上將費奧多爾·費奧多羅維奇·烏沙科夫,是俄羅斯帝國海軍歷史上,第一個世界意義上的名將。
在指揮以喀瑯施塔得基地為母港的俄波羅的海艦隊期間,烏沙科夫就創造了兩個神話:
其一,利用冰凍期的前一刻,毫無征兆的突襲了瑞屬芬蘭灣艦隊,一舉殲滅了后者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型艦船,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其二,他指揮的俄國艦隊能在水道曲折,暗礁密布,炮臺眾多的狹窄水域,毫無聲息的潛入維堡灣,繼而成功拿下三座海防要塞,截斷瑞荷聯軍的后勤補給。
此戰,烏沙科夫一改俄國海軍將領普遍采用的,長期圍困策略,大膽利用戰艦潛入維堡灣,從后方偷襲要塞,并將大型戰艦作為海面浮動炮臺,成功壓制了岸炮火力,繼而掩護陸戰隊進攻。
隨后,海軍的陸戰部隊也有力配合了蘇沃洛夫的軍隊,最終攻占看似堅不可摧的維堡防線。
原本,安德魯預計這一場俄瑞戰爭至少將會持續到8月份。然而,烏沙科夫及其波羅的海艦隊的杰出表現,卻讓俄國人提前40天贏得了戰爭。
在安德魯法國成功消滅了20多萬普軍主力后,卻要面臨著一個更大的麻煩,那就是俄國-軍隊即將開啟對法普戰爭的干涉。
好在瑞典和斯德哥爾摩雖然投降了,但頑強的芬蘭人并不打算屈服于俄國人的統治。
即便是在瑞典投降,放棄芬蘭總督區之后,那些在遠離海岸線的盧麥基、拉彭蘭塔、伊馬特拉、許溫凱與泰基等地,芬蘭民眾紛紛行動起來,這些獵人們三五成群,隱蔽于莽莽森林間,開始了針對俄國入侵者的小規模游擊戰。
很大程度上,這要得益于法國之前向瑞典半賣半送的武器。事實上這些裝備,原本都是瑞典新軍的英制武器。
等到斯德哥爾摩方面決定將整個芬蘭,割讓給俄羅斯帝國的時候,瑞典軍隊各地的指揮官在法國情報人員的勸說下,主動打開了軍火庫大門,讓芬蘭民眾自由搬走倉庫里面的所有武器彈藥……
為此,俄國遠征軍不得不分散成一個個小分隊,在密不透風的原始森林,隨處可見的吃人沼澤,以及各種深不見底的湖泊之間,繼續圍剿那些拒絕投降,槍法出眾,且神出鬼沒的芬蘭“自由戰士”。
以至于蘇沃洛夫和他的俄國大軍不得不推遲了,進軍涅曼河以西的行動時間表。
沒錯,就是芬蘭“自由戰士”。
那是從7月中下旬開始,當俄法矛盾日益表面化的時候,巴黎的新聞報刊上,就是如此稱呼這些芬蘭游擊隊隊員。甚至還有軍情局組織的各種軍事志愿人員參加到芬蘭游擊隊,協助“自由戰士”對俄軍的抵抗。
也是大量芬蘭游擊隊的存在,使得圣彼得堡方面盡管在外交與法理上,獲得了對瑞屬芬蘭總督區的統治權,但依然需要耗費大量兵力,以強硬的鐵血方式,一步步征服這個北歐國度。
由于蘇沃洛夫的主力軍隊依然被陷入芬蘭戰場,而此刻的普魯士即將亡于安德魯法國之手。
在不斷派遣特使,向法國施加外交壓力的同時,沙皇保羅一世還啟用了自己的老朋友,已經恢復身體健康的卡緬斯基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