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亞歷山大的周圍,盡是一片謾罵之聲。那是眾人紛紛用惡毒的詛咒,濫用斷頭臺,屠殺無辜貴族的法蘭西共和國。
不過,聰明的俄國皇孫自然聽得出來,這些人,主要是以宮廷總管薩爾蒂科夫為首,他們旨在“指桑罵槐”,指責亞歷山大身邊那位,一直在積極鼓吹“自由、平等、博愛”的瑞士籍老師,拉阿爾普。
曾經有一次,皇儲保羅大公去找兒子亞歷山大談話,開口第一句話就在詢問那個終身制的瑞士家庭教師的下落,繼而問道:“那個可惡的雅各賓分子還在您的身邊嗎?”
父親的粗魯言行,嚇得當時僅有13歲的亞歷山大不敢說什么。
事實上,在得知法王路易十六外逃失敗后,拉阿爾普便預感到圣彼得堡,乃至整個俄羅斯的政治風頭有點不對勁了。盡管為人做事已非常低調,但仍然成為法國流亡者及其俄國友人的眾矢之的。
在受到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接見,成為俄國皇孫老師的那一刻,拉阿爾普基本上就拋棄了所有冒險激進的革-命思想,繼而將自己扮裝成溫和忠誠的象征,一個趨向保守的改良主義者。
只是流亡法國貴族與宮廷嫉妒者的種種言論,卻令距離巴黎2500外的拉阿爾普,感覺自己的雙手竟也似沾上鮮血,不免驚詫萬分。第一次,這位瑞士人心中開始萌生退意。
好在葉卡捷琳娜二世,盡管在各種場合猛烈抨擊雅各賓派,以及巴黎“無套褲漢”的種種罪行,但她依然信任自己為亞歷山大挑選的老師,并始終在保護著拉阿爾普。
在一次外初郊游時,女沙皇當著一干貴族的面,對著拉阿爾普說道:“我不清楚你是否與馬拉、羅伯斯庇爾、丹東等人,存在有什么瓜葛,但我相信你是一個忠厚純良的老實人,一個盡責盡職的好老師。而這,已經足夠了!”
說完,60多歲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略顯調皮的,朝著站在拉阿爾普身邊的亞歷山大眨了眨眼,其表達的含義就是,“既然我幫你保住了你的老師,你就需要聽從我的安排,接受那位來自巴登公國的路易莎公主,作為你未來的妻子。”
于是在1792年10月,經過長途跋涉,風塵仆仆的兩位巴登公主(姐妹倆)終于抵達圣彼得堡,并拜見了俄國女沙皇。
葉卡捷琳娜二世一眼就看中了倆姐妹中的老大路易莎,認為她充滿青春的魅力,頗能吸引眾人。
毫無疑問的,女皇的左右近臣和家庭成員,也是持有同一種態度。亞歷山大的母親,瑪麗亞·費多羅芙娜大公夫人在給婆婆的信中,如是表示:“我覺得她(路易莎公主)不僅容貌娟秀,而且身段苗條,窈窕娉婷,就是最為清心寡欲的人,也會傾心愛她的……”
而身為亞歷山大“生父”的俄國皇儲保羅一世,其反對意見被葉卡捷琳娜二世,及其身邊的眾多朝臣直接忽視了。
至于作為未婚夫的亞歷山大,此刻才14歲,為人靦腆害羞,在宮廷的社交場合,面對祖母和母親已經欽定的未婚妻,年僅13歲就已完全發育成熟的,伶俐機敏的路易莎公主時,這位皇孫不敢單刀直入,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意見,贊同或是反對。
那是情竇初開的亞歷山大,已對一位名叫索菲亞的醫生之女,有了一種非同尋常的感情。當然,此事只有老師拉阿爾普知道。
最終,在老師拉阿爾普的耐心勸導下,亞歷山大當晚就用法文給自己的皇祖母寫了一頁短箋,上面如此說道:“我榮幸的向您報告,我越來越喜歡這位甜美可愛的巴登公主路易莎,她溫柔恬靜,端莊穩重,讓我不由得不動心。事實上,我已經會對她一見鐘情了。”
而路易莎公主也用法文給母親的詳盡報告中提及,“亞歷山大大公身材頎長俊美,為人謙遜,他的雙腿和兩腳都長得很勻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