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易莎來到圣彼得堡的第二個月內,女方父母也正式同意這門親事。于是,俄國方面立即安排路易莎學習俄語,聆聽神甫授課,準備皈依新的宗教,這一切都同葉卡捷琳娜二世當年的經歷一樣。
1793年5月,路易莎公主接受正教洗禮,把清教徒的名字路易莎改為俄國人的名字伊利沙白·阿列克謝耶芙娜。第二天,舉行了訂婚儀式,由女沙皇親自主持交換訂婚戒指的儀式。
此間,觀禮人群紛紛認為訂婚的這一對少男少女,真如天使一般,15歲的未婚夫亞歷山大和14歲的未婚妻伊麗莎白,品貌出眾、儀容不凡。未來的這一對新人一定會相親相愛,為羅曼諾夫皇族生下一位新的繼承人。
不久,兩人正式完婚……
毫無疑問的,伊麗莎白表現的非常有教養。而宮中眾多的女眷與她相比,的確是望塵莫及。然而,妻子的高貴品質本應對丈夫產生吸引力,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亞歷山大同伊麗莎白單獨相處時,竟會相對無言,膩煩厭倦。因為這位皇孫心有所屬,平民醫生的女兒索菲亞。
為了躲避妻子的糾纏,婚后的亞歷山大竟然主動到父親保羅組建的加特契納團里服役,而且還時常一個多月不回家。
似乎是為了報復皇祖母,報復母親,報復妻子,亞歷山大故意站在一門即將發射的12磅大炮的時候,他沒有遵從炮兵指揮官的命令張開嘴巴,而是緊緊的閉著嘴,也拒絕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于是,大炮的轟鳴聲嚴重損傷了亞歷山大的聽力,直接導致他的左耳部分失聰。當然,這種自殘的好處也有,就是俄國皇孫今后可以正大光明的裝聾作啞,不去聽他不喜歡,或不愿意聽的聲音。
當然,這種秘辛之事,亞歷山大只告訴了亦師、亦友、亦父的拉阿爾普,而后者也將這件事記錄在他的日記本中。
曾經認為亞歷山大和路易莎屬于神話般美滿姻緣的朝臣們,如今沮喪的發現,大公夫婦的婚姻似乎瀕于破裂。
不過宮廷貴人們誰也沒有說出口,仍然在葉卡捷琳娜二世面前一味贊揚亞歷山大和伊麗莎白夫婦是一對理想的配偶。
在贊美大公夫人的時候,宮廷夫人們都會說,“她(伊麗莎白)的五官秀麗纖巧,俊俏的臉兒端正勻稱,側影酷似希臘雕像。一雙水汪汪的眼睛蔚藍清澄,一頭柔順的秀發金光閃閃。她的神情舉止,嬌媚慵懶,目光機敏,含情脈脈,嗓音甜潤,扣人心弦……”
然而不久,危險就來了。那是女沙皇的面首,普拉通·朱波夫開始公然的、瘋狂的追求貌美如花的大公夫人伊利沙白。
在葉卡捷琳娜二世進入遲暮之年的時候,開始瘋狂的玩弄年青的男子。在俄國的朝堂里,為女沙皇充當情夫,根本就是一種義務。
那些儀表堂堂的官員,一個個輪流成為女皇寵信的大臣和面首。她更換情夫速度,就好比同合作期滿的伙伴分手一般。
有些人以他們的狂熱、功名成就和才智取勝,例如說著名的波將金元帥;
另外一些,如朗斯科耶,則以優雅的舉止、細膩的感情博得女皇的歡心;